除了人,李彥昌還帶來了其他貨物:鐵礦石一千噸,硝石五十噸,硫磺二十噸,食鹽三十噸,小麥三百噸,菜油三十噸,麻布三萬匹,棉布一萬匹,書籍若干,燧石若干,合計價值約兩萬七千兩白銀。
李家給鄭家經常帶來各種書籍,這是沒算錢的,但對鄭家發展教育意義重大,讓華夏文明可以在婆羅洲得到更好的傳承。
這些書籍,重要的會備份,同時影印一份留在萬明書院。
那些教書先生見到越來越豐富的書籍,都是激動不已。
李彥昌在坤甸休息了兩天,就住在鄭明的府邸,好讓李幼嫆儘儘孝道。
同時,鄭寬跟李彥昌說了鄭家之後要與荷蘭人打仗的事情。
“親家,李家不需要直接參與。你們與荷蘭人一直有貿易往來,只要給我們提供一些荷蘭人以及其他西洋人最近的動靜就可以……”
鄭寬沒打算讓李家直接參與進來,這樣對兩家好處更大。
李彥昌想了想,覺得這樣的確更好,“那就按鄭兄你說的,我們會盡力去打聽荷蘭人的動向。
此外,會盡力給你們帶來更多需要的人口和物資。
真要到了需要我們李家直接參與的時候,我們不會退縮。”
現在鄭李兩家聯姻,只要鄭家不是馬上就要完了,李家會盡力幫著。
“有親家這番話就行了。”具體的作戰計劃,鄭寬沒有說,以防萬一,讓李家知道這件事就行。
次日。
李彥昌帶著船隊去了爪哇島,與荷蘭人交易茶葉,絲綢,瓷器等貨物,順便打探下荷蘭人在那邊的情況。
當然,也要給鄭家帶一些貨物回來。
李彥昌返回後,說荷蘭人那邊沒有什麼異常,最多就是聽說荷蘭人在馬六甲與其他西洋人爭奪起來了,但不激烈。
這事,之前史密斯就提及過,現在得到了印證。
這次從爪哇島回來時帶回貨物有:石灰石兩千噸,火山灰三千五百噸,硫磺三十噸,高嶺土三百噸,食鹽五十噸,合計價值約兩萬兩千兩白銀。
因為李家經常購買石灰石,火山灰,高嶺土等貨物,那邊已經有專門的勢力在弄,所以每次過去都有不少。
至於食鹽,硫磺等重要物資,大多被荷蘭人把控著,每次能買到的數量有限。
“為父走了,你在這裡要做鄭家的好媳婦兒,早些給鄭家增添子嗣……”
離開時,李彥昌單獨叮囑了女兒李幼嫆一些話。
“父親,您一路順風,記得替我跟孃家問安……”李幼嫆不捨的說道。
在李彥昌離開時,帶走從鄭家買到的貨物,有:紅糖五百噸,白糖兩百噸,水稻兩千噸,胡椒兩百噸,生絲五萬斤,普通玻璃品三千件,上等玻璃品一千件,合計價值約二十萬兩白銀。
糖,生絲,玻璃品,這三種現在很值錢,能為鄭家帶來豐厚的收益。
……
時間已經進入四月,婆羅洲也開始進入雨水相對少的旱季。
鄭明特意去了工造所,看他們準備的如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