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辟大明,從南洋建國開始

第63章 李家不用直接參與,提供情報和物資

到了旱季,是大力修建水利,道路的好時間。

如今的工造所是鄭家所有部門用人最多,活最雜的。

今天開始,工造所進行了分拆和細分。

將玻璃燒製,陶器燒製,傢俱製作等活分離出來,暫時交給鄭明管理。

然後其他事務進行細分,分成:建築,水利,修路,磚瓦,水泥,伐木與木材加工,運輸等。

如此,更能提高效率,方便管理。

其他部門也做了類似的調整,比如兵造所,按照工藝流程,分為:採礦,冶煉,鑄造,鍛造等等,又按用途分為軍用,民用,官府用等等。

等將來人口更多了,部門規模更大了,還會進行調整。比如,一些民用的可以放開,像陶器燒製,磚瓦燒製,傢俱製作,鐵匠鋪等等。

“公子,工造所已經安排好,讓負責修路的部門先去萬明河東岸修建主路,優先修建田間平緩的主道,方便之後鋪設木製軌道車……還有浦吧哇那邊剩下的主道也要修建……”

工造所負責人呂恭給鄭明講述著:“負責水利的部門也安排人去坤江東岸修建水利,河堤,江堤,還有一些規劃好的大壩……”

坤甸,松柏港,這兩個地方的主道基本都修成了水泥路,需要且有條件修鋪設木製軌道車的已經鋪設完成。

水利方向,這兩個地方也基本弄好,剩下就是慢慢整治沼澤地,以及規劃修建一些大的水庫,大壩,都是需要長時間進行的。

“最先鋪設的木製軌道車快一年了吧,是不是時常需要更換軌道,現在甚至需要大量更換?”

鄭明說到了木製軌道車的使用問題。

呂恭點頭,說道:“木質軌道車,好處是很多,但木製軌道即使表面用了鐵皮包裹,用上幾個月,就容易斷,需要經常換。

而且使用一年,腐蝕就很嚴重,了需要大量更換新的。也就是,木製軌道車的壽命一般在一年左右。

我們正在與兵造所商量,準備嘗試用生鐵鑄造軌道,雖然生鐵也容易斷,但壽命肯定比木製軌道長。

現在兵造所那邊的冶煉技術和鑄造工藝提升了許多,要用鑄造生鐵鑄造軌道,比以前容易許多。

以後還可以嘗試用熟鐵或者鋼鐵(滲碳鋼)鑄造軌道,只是現在代價太大了。”

鄭明贊同道:“你們這樣考慮就很好,是可以試著鑄造生鐵軌道了,西洋人都在使用,雖然毛病也不少,但總比木製軌道車要好許多。

這樣,工造所和兵造所聯合,專門弄個部門來負責此事,還可以開始探究用熟鐵或者鋼鐵鑄造軌道,積累經驗……

嗯,這事,我來給你們牽頭,儘快落實。”

呂恭高興道:“有公子出面,肯定很快就能進行……先將煤礦用的木製軌道車換成生鐵鑄造的軌道,正好那些木製軌道車需要大面積更換。”

露天煤礦,使用木製軌道車很頻繁,更換也最勤。

當然,因此獲得的好處也更多,省去了許多的人力和時間。

接下來一段時間,鄭明主要就是專注修路,水利,軌道車的事情。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