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家父文宣帝

第74章 道德

高德政還是有些理想的,或者說,走到了權力最高層的人們總會有些理想。

因為物質上的所有需求都已經被滿足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時就會追求起尊重和自我實現,放在權力者身上的表現,就是他們往往會想用權力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這一點就連生理性殘缺的九千歲魏公公都不例外。

高德政飽讀詩書,又是真正的渤海高氏,這種想要治國安邦、實現自我價值的心願會更強烈的迸發出來。

所以他不可避免的對高洋感到失望,進而將希望放在太子身上,而這個程度也是高洋所默許的。

“哪裡的話,只要能幫到太子,我就欣喜了。”

高德政笑了笑,想起前些日子救下的王昕,太子啜泣的面容仍印象深刻。

雖然他和高洋關係匪淺,自覺不大可能有這一天,但如果自己是王昕的處境,也同樣希望有個人那麼幫助自己吧。

高殷與他同時沉默,二人都有預感,隨著至尊的身體崩壞,那暴虐的殺意也就不可避免的宣洩開來。

天保十年將至,這一年只會死更多的人。

“至尊最近……新設立了符璽局。”

高德政想了想,還是說出了這個訊息。

“符璽?職責為何?”

高殷的權力雷達響了,這可是歷史上沒有的事,是高洋被他的行動所改變了嗎?

“未曾明言,按我猜測,應是要管一管蒼頭們了。”

除了宗室、勳貴,圍繞著高齊皇權建立的內侍制度也是齊國國勢衰竭的一個原因。

高澄讓蘭京為廚子,其實就是重用了,因為高齊的內侍官就是幹這個活的,蘭京本人“先掌廚膳,甚被寵暱”,但他想離開而不許、被高澄打了幾十板子才恚憤,就和同事阿改謀害高澄,阿改這時候服侍的就是高洋,說如果聽到東齋有高聲大叫,就馬上拿刀殺了高洋。

阿改能這麼說,就是因為他也同樣帶著刀劍隨侍高洋,劉桃枝、陳山提、蘭京、阿改這些人雖然或為隨從護衛,或為室內侍奉,還管廚膳的事情,雖然分工不同,但論起來都是同事。

這種混亂的現象和齊國的雙都制一樣,都是出自高歡本人的統治需要,高歡雖然掌權,但名義上仍是魏臣,不能光明正大的建立皇家宮省內侍制度,這些蒼頭以家奴的身份聚集在高氏統治者們的身邊,實際上就是皇家內侍。

等高洋篡位後,這方面的制度也沒能及時改革,就留下了很大一塊空隙給這群人鑽,他們平日負責照顧主子的飲食起居,出門隨身護衛,上戰場就是最可靠的親兵。

所以說北齊和滿清其實挺像的,北齊有蒼頭,滿清有包衣,即便出將入相、擔任刺史郡守,回來也照樣要對主子磕頭。

這也是高氏皇權動盪迭亂,但劉桃枝等人始終不被清算的原因,他們就是最好用也最可靠的工具人,高氏提防的是別人拿刀劍殺他們,但不會提防刀劍本身。

同樣的他們也不會插手高氏內鬥,當高氏發生動亂,他們就會袖手旁觀,事後可以得到封賞,新主也能毫無包袱的繼承他們。

也因此,高洋本人的確非常暴虐和殘忍,但影響能擴散到全國範圍,這批人的助紂為虐也是重要原因,蒼頭們經常藉著至尊的虎皮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雖然齊國也使用宦者,也就是閹人、未來的太監,但論親密和地位完全比不過這些蒼頭。

高殷的打算是趁現在有著高洋撐腰,趕緊拉攏一批,打擊一批,豎立起東宮緝事局的威信,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威望,還能加強對齊國的控制,就是不知道高洋願不願意自己對他身邊的蒼頭們下手。

這時從高德政處得到這個訊息,對高殷確實非常重要,如果高洋自己就要整頓齊國的內侍制度,最終目的肯定是加強皇權,對自己有利無害,自己還能提供點思路,塞些私貨。

也幸好是高洋身體確實不行了,早些時候整這麼些活兒,怕不是真的會被他廢掉。

門外傳來腳步聲,高殷和高德政停止討論,小黃門齊紹入來,對太子笑道:“至尊有命,請太子奏聞。”

正好高殷也要處理完了手中的庶務,將剩下的交給高德政,隨齊紹往後殿而去。

走到一半,忽然見到一個花枝招展、滿身酒氣的男子在宮中狂奔,高殷一眼就認出那是高洋,在高洋的身後居然還有人在追趕他。

“你知道你是什麼人嗎,竟敢做這種不成體統的舉動!”

這人一邊說,一邊脫鞋來砸高洋,身為一國天子,高洋居然不敢還手,狼狽逃竄,身邊的侍衛也都沒有阻攔。

“那是神將嗎?!”

齊紹不敢置信,還會發生這種事?

他忍不住揉起眼睛,確認自己是否清醒,而後他就被越來越近的高洋一把抓住,擋住那隻鞋子,隨後齊紹又被高洋一把推開,接著又將高殷攔在身前。

那人跑到近前,跟高洋吹鬍子瞪眼:“好啊,自己要求毆打,拉兒子來受罪,看來別說天子,這父親你都做不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