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家父文宣帝

第75章 宦權

除中樞五省外,還有一箇中侍中省,職能是掌出入門閤,是齊國汲取舊魏內廷系統獨立運作的模式,又用漢制對其包裝的內侍機構。

在此之前,從漢魏晉到諸南朝,內侍機構都從屬於外朝的九寺,這一方面雖然略微保證內侍的質量,但也給了外朝與內朝勾結的機會,所以孝文帝說“江南多好臣”時,他的侍臣就吐槽說“江南多好臣,歲一易主”。

高洋卻對此不置可否,繼續問道:“為何放到中侍中省下?”

其實他屬意的是門下省,主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符璽局放在這個省再適合不過。

門下省的官員多是士人,長官為侍中,而中侍中則從魏時起便由宦官充任,是宦官的最高官職,所以只差一個字,但卻是選擇把這個新部門放到士人手中,還是交給宦官的區別。

“孩兒覺得宮中的內侍,應該劃分清楚了。劉桃枝、蘭京、陳山提、齊紹、韓寶業等人,到底是廚子呢?還是侍衛呢?又或者是隨身近侍呢?”

帝王的地位來自於森嚴的等級,所以合格的帝王天然就會厭惡等級混亂、職責混淆的情況,只是高洋不太合格,又或者需要在這不明晰的區間內肆意遊走,才一直沒有著重管理。

但高殷不是。他本身的威望還不足,需要強大的體制來豎立虎皮、保護自己,所以制度越明確,對他便越有利。

“彼等蒼頭倚仗己為高氏舊奴,飛揚跋扈、目無法度,覺得這都是當初為我們高氏流血應得的補償。”

“而且既得富貴,便又惜命起來,主死而奔他主,只要同為高氏,對蒼頭而言便無不可。前些日子兒臣說殺馮、洛,不是白說的,若二王真死了,那他們是會轉投其他宗王,還是殉主呢?”

高洋笑了:“當然是轉投他人。”

“那若是將來,宗王威逼主上,主上的蒼頭難道也都會盡心盡力?還是如同馮洛?”

高洋默然。他心裡也明白,自己登基前,在高氏子弟中並不出眾,僅僅勝在統序,天然就能繼承高歡高澄的遺澤,而他自己又有能力守住。

這代表著若是未來,高殷和他的子嗣若是沒有能力守住,統序和威望也沒有優勢,那劉桃枝這些蒼頭也是不會白白送死的。

這些高氏家奴實際上與勳貴一樣,已經蛻變為尸位素餐的權貴階層,盤踞在他們高氏身上吸血,只會錦上添花,很難指望他們雪中送炭。

“齊國已立,高氏登榮,諸蒼頭或近為貴用,或外任郡守,享優沃而無盡忠拼搏之心。這樣還不如期待宦者們,其在我齊建立時未能盡力,至今又沒有分外的優寵,若能予其權柄,略微拔高他們的地位,就能讓他們與蒼頭們相互制衡,於是便需要至尊的仲裁,如此則忠心大為提高。”

“且蒼頭們的地位來自高氏,宦者們的地位卻只能來自至尊,蒼頭們有家眷子嗣,宦者們卻沒有,因此宦者比起蒼頭,會更加依賴至尊的親重,也就更加忠誠於至尊。”

高洋想做什麼,高殷大抵猜得到,在園子會戰時,高洋就對新的監察部門產生了興趣,這在將來是對高殷有利好的,所以他不會阻止,但希望高洋能夠把這方面的權力交給宦官。

雖然歷朝歷代計程車人都說宦官干政,禍亂朝綱,但他們也會說外戚、太后、宗王、後宮,反倒是士族和文官最終總是被迫害的一方。

帝王們都是傻子嗎?明知道前代被這些因素所害,還依然孜孜不倦地使用他們?

實在是沒辦法,外臣更不可信,漢魏晉宋蕭陳就是一段段外臣篡位的禁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