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家父文宣帝

第71章 孝卿

這種內心的躁動,絕非那些早已被權位和享樂所迷惑的庸碌官僚們能夠體會的。

誰不想能像獻武皇帝那樣,在晉陽振臂一呼,於信都高舉義旗,大手一揮,便能引得萬眾相隨,成就一番不朽的功業!

如今的至尊已然沒了往日的雄心壯志,銳氣盡失。

而太子在這樣的父親影響之下,卻依然能夠保持著昂揚的鬥志和心氣,直面至尊的君威,這讓斛律孝卿有所意動。

這也是對自己如今處在晉陽二線的不滿。

即便自己父親也是勳貴又如何呢?因為跟隨過爾朱兆,雖然能被獻武驅使,但終究爬不上高位,到死也不過是個密縣侯,追贈恆州刺史。

而斛律光的父親已經為太師、封咸陽王,弟弟斛律羨為武衛大將軍,斛律光本人為朔州刺史,就連那個廢物一樣的斛律武都,都已經尚了義寧公主為妻,日後官運亨通,子孫必隨齊國一朝榮貴。

同姓斛律,孝卿自認才能文學軍略膽識都比武都高得多,然而無形的門檻就擋在前方,終此一世,他的官爵銜級大概都超不過斛律武都,要被他狠狠踩在腳下。

原因還不是其父祖是從龍元舊,自己父親卻沒有相同的功勳,想到這,孝卿就感覺自己身上有萬蟻在爬。

只有押中下一個寶,才有彎道超車,改變家世勳格的機會。

而太子高殷,就是他所看好的,能夠改變齊國、開創新局的人物。既然能要士肅、三藏,想必也會要我。

“嗯……至少出兵一事,我支援太子。”

斛律光也不是猜不到孝卿的打算。小朋友年紀輕,而且沒有他們的資訊渠道,總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單就這件事兒來說,孝卿的意見倒是沒錯。

事實上,晉陽的勳貴雖然基本利益一致,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對同一事物也都有不同的看法。

譬如段氏,此前高洋剛剛接位,實際上他的威望、資歷、地位並不足以實現篡魏,就連他的母親婁昭君都不支援。

但婁昭君的外甥段韶卻堅定地支援高洋,並且幫高洋試探斛律金對高洋簒魏的意見,因此段韶的妹妹段華秀才會封為昭儀,榮寵不在皇后李祖娥之下,高洋再怎麼發瘋,曾經拿刀想刺殺斛律金,也沒有一次對段氏下過手。

甚至於段韶與廣武王高長弼不和,高長弼就對高洋進言說段韶在晉陽擁重兵,怕是要謀反,但凡換個人,是高洋的親兄弟也都要死了,但對段韶的讒言,高洋信都不信,不僅去了晉陽,還把高長弼的話說給了段韶,還寬慰他不要放在心上,轉日給他加了尚書右僕射的官職,主打的就是一個交心。

同為勳貴,但待遇不同,正是因為段韶早先對高洋絕對的支援,這種支援並不是斛律金、婁昭君那種,優先考慮自身利益、需要拉攏才可以得到的支援,而是段韶處在東魏這個陣營中,為了東魏集體利益而做出的考量。

如若不支援高洋繼位,或者待價而沽,的確能得到更多的好處,甚至能讓高氏滑落下領袖地位,自己取而代之。

但這樣必然會造成東魏眾將的內鬥,從對外擴張變成了鎌倉幕府御家人那樣的內部爭權,比起內部爭奪權力、比較地位那樣小家子氣的事情,防止東魏衰弱、被西國所趁才是更要緊的事。

而在婁氏等人看來,高洋的篡位,使他們從同僚變成了臣子,高王尚需以禮相待,而今卻要向他的子孫下跪,對地位這樣的下降感到憤憤不平。

賀拔仁、斛律金這類只顧自家門戶的勳貴,比起段韶,只能說小了,格局小了,最終段氏至齊亡後入周,在隋朝仍能安享富貴,比起斛律家因為參與皇權更迭太多太深、遭到忌諱而被全家富貴,姿勢高得不知哪裡去。

斛律光當然不知道自己以後多倒黴,就他而言,支援太子今日的策略和段韶一樣,只是覺得可行、為了國家好而已,並不等於完全支援太子。

尤其是太子出兵的想法,搔到了他心中的癢處,正要藉此機會上奏,請至尊派自己出徵柏谷城,再建立些功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