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97章 制曰,可

劉虞眉頭微皺。

任誰自己突然多了個莫名其妙的親戚也會比較生氣,尤其是注重血脈傳承的皇族,聽到有人亂攀親戚更是惱火。

也就是剛剛聽到劉毅此人頗為不凡,他才耐住了性子。

大殿中央的楊賜還在繼續講,“但劉毅所習功法為高祖所傳的《漢魂秘典》,並憑此以弱冠之齡便晉入無妄境。”

唔……如此……

劉虞聽到這裡眉頭才舒展開來,雖然那劉毅自稱的東海恭王之後沒有憑據,但只憑將只有劉氏宗室方能修成的《漢魂秘典》練到如此境界,就可以確定是宗室子無疑。

他剛要開口追問細節,就聽到上面的皇帝哈哈一笑:“好!不出朕所料,這劉毅果然是我劉氏子,此人如此勇慧,想必不會在身世上妄言,劉宗正,你東海恭王一脈又添一大好男兒!”

得了……這下不需要追問了。

劉虞聞言先是低頭小碎步趨行到中央,然後躬身一禮:

“臣宗正虞,謝陛下之言。”

古板!這個同輩的皇兄還是這般無趣。

劉宏在心底暗暗吐槽,只覺得索然無味,失去了調侃的興致。

他擺了擺手,示意劉虞回去。

劉虞接到皇帝的示意後就又趨行了回去,同時頗有些無語的打消了繼續考究的念頭。

還問啥呢?皇帝都直接開口為這劉毅背書了,就算不是東海恭王一脈也是的了。

不過劉虞現在倒也沒什麼牴觸情緒,他其實和皇帝的想法差不多,既然明確了劉毅是劉氏子,以此人之才情,想必是不需要扯謊的,應當是他東海恭王一系的先輩流落在外的血脈。

只不過如何將這劉毅加入譜中倒還是需要好好思量一番。劉虞一邊分神思索,一邊朝著楊賜頷首,示意自己已無問題。

楊賜見無人再問,就輕咳一聲,繼續說道:“劉毅自去歲應募起,歷十餘戰,斬首千餘級,復城池十一,破敵逾萬,其所治平壽縣吏治清明,民心安定。北海國相李賀所表,臣司空賜,附議。”

看到楊賜發言贊同,何進身後的白麵青年恍然的點頭,原來如此!

很明顯,何進是提前知道了訊息,知道他師尊會贊同此議,因此即便是他自己對那劉毅有意見,還是將那口氣嚥下,做出了附議的決定。

……雖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但是能不為自己的憤怒所左右,倒還是可以再觀望一陣,畢竟見識可以教,脾性可不好改。

照此情形,對於這件事袁楊兩家是提前透過氣的,只不過我身為庶子沒接到訊息罷了……白麵青年轉頭看了面色陰沉的袁術一眼,在心中冷笑一聲……看樣子,這所謂的嫡子,也沒有接到訊息。

他正想著,就聽到了一聲清喝。

“述畢,請議!”

卻是楊賜將自己的看法說完,見沒人詢問,就直接開口進行下一個環節“議”。

在常朝上,一個事情述議出結果通常出是分三步走的,先是“述”,也就是按品軼陳述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其他人可以插言詢問在陳述的官員,以便修改自己的觀點。

在全部需要陳述的官員說完自己的觀點之後,就進入“議”。

因為很多時候百官對一件事情不可能達成一致意見,但是又不能按投票少數服從多數來決定,所以在陳述完之後就會進入議論的步驟。

在“議”的階段就不像“述”那麼和氣了,這時候可以點名要求和別人議論,也就是經常能聽到的“敢問……”這時往往會幾個人輪番追著一人質疑,也會有厲害的舌戰群儒,一個人對著一群人窮追猛打。

通常罵髒話乃至打架鬥毆甚至拔劍互砍都是在這個階段發生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