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統你才來

第34章 下刀如有神,蚌式切口

“任務:完成一例雙肺移植術。

“獎勵:大轉盤*1(根據完成百分比、手術評分,調整獎勵的豐厚程度)

“描述:肺移植手術被稱為胸外科手術中‘皇冠上的寶石’,為胸外科領域中最難的手術之一。自1963年施行首例人體肺移植術以來,直至今天,肺移植術仍然是各類終末期肺病患者的唯一有效醫療手段。”

許秋不動聲色地看了看任務,默默地收入眼底。

心裡又道,該想辦法謀奪主刀了……

擁有「大師級雙肺移植術」的自己,論技術絕對是能對杜崇嵐形成降維打擊了。

為了患者,自己主刀顯然是最穩妥的。

但這話說出去……別說別人了,許秋自己都不信!

更別提直到如今,杜崇嵐、林慶等人都只覺得許秋擁有不可思議的理論基礎,類似於物理學的“理論學派”。

就像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這種“純理論家”提出的“純理論”,無比驚豔無可挑剔,但卻無法付諸於實驗。

許秋的肺移植術,就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講得頭頭是道,而且能令杜崇嵐眼前一亮,但能不能拿手術刀?那不見得。

況且,手術室裡的雙肺移植術不比其他,每一根微細營養血管的切除、支氣管的處理,都直接影響到移植肺的生死。

非科班出身不能碰。

而許秋,沒有過任何肺移植手術的經驗,怎麼可能讓他摸刀子。

不過還沒等他想清楚,巡迴護士就帶來了訊息:“供肺馬上就到了!”

眾人精神一正。

在評估了供肺抵達時間後,杜崇嵐正式宣佈手術開始。

這臺手術,杜教授作為主刀。

林慶為第一助手。

而臨醫呼吸外科的楊主任等,則更加靠後。

手術室裡除了移植團隊,還有一大群主任、專家團團圍著,一個個都在等待著見證真正的頂尖肺移植手術!

“頭高15度斜坡位給予面罩吸氧,開放外周靜脈,監測有創動脈壓力、心電及脈搏血氧飽和度……

“準備雙腔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誘導,咪達唑侖2mg、依託咪脂20mg、順苯磺酸阿曲庫銨20mg和舒芬太尼20ug,37號左雙腔支氣管導管插管……”

一系列指令,有條不紊地下達。

而這些,都是術前就已經討論完畢的,而且杜崇嵐做了這麼多臺肺移植術,早總結出來一套經驗。

但林慶和其他專家還是看得嘖嘖稱奇。

大佬的手術,從麻醉開始就到處都是重點,這可都是要記在小本子上的細節!

很快,麻醉誘導完畢。

經右頸內靜脈分別置入Swan-Ganz導管和雙腔中心靜脈導管。

這一步是為了監測肺動脈壓力,術中一旦出現任何微小變化,血液動力學都能迅速給出警示。

同時,左股動脈插管,監測PICCO、EVLW以及和SVRI。

由於病人已到終末期,肺通氣無法滿足氧合,因此手術全程都在ECMO的輔助下進行,簡單來說就是得體外插管。

這是許秋的老本行了,簡簡單單就搞定。

“這個插管術,當真是爐火純青了。”

看完許秋的操作,杜崇嵐忍不住讚歎起來。

他做過這麼多例肺移植,什麼協和主任、華西專家、齊魯天才,各種名頭大得嚇人的醫生都有同臺過。

但能把插管術做得彷彿藝術的,許秋還是頭一位。

不過,跟肺移植的難度相比,這倒算是小道了。

因而杜崇嵐也沒關注太久,很快就收回目光,繼續指揮,不多時病人被調整為右側臥位,打算行左側開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