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統你才來

第34章 下刀如有神,蚌式切口

常規的肺移植,一共有三個大步驟。

也可以說是三臺手術合一。

第一,供肺摘除。

其次是受者病肺的切除。

最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供肺移植。

不過,這臺手術的供肺是從別處運來的,早先就處理過,所以可以省略掉第一步。

杜崇嵐要做的只有切掉楊萱胸腔內的病肺,然後把新的肺臟移植進去就夠了。

按標準,自開胸後,必須在半小時內完成病肺切除。

否則,阻斷時間太長,新的肺就不一定有這麼好的活性了。

“開始吧。”

杜崇嵐平靜地道。

這臺肺移植術,對於臨醫眾人來說是開闢先河了,於其他主任和專家而言也頗為驚世駭俗。

但對杜崇嵐而言,就是他的日常罷了。

一刀下去,冒出多少血、面板豁開多大的口子、乃至於能見到什麼場景,都已經在杜崇嵐的心裡。

所謂下刀如有神,便是如此了。

嗤嗤——手術刀落在面板上,瞬間就冒出了細密的血珠。

這一刻彷彿是發令槍響起,手術室立刻就運轉了起來,所有人的表情都無比嚴肅與鄭重。

畢竟開刀前怎麼划水都無所謂。

一旦切下第一刀,就是分秒必爭了。

許秋則始終關注著術區。

杜崇嵐做的是蚌式切口,橫斷胸骨開胸,切口形似一個蚌殼。

這種切口能更好地暴露肺門結構、縱膈和雙側胸腔,而且撐開器隨便一架,就有了個漂亮的術野。

“做前外側切口會更好點。”然而在簡單判斷後,許秋就忍不住開口了。

一般而言,如果要同時做心臟手術的話,蚌式切口會更出色。

但單一個雙肺移植,肯定是前外殼切口更合適點。

聞言,杜崇嵐手中的速度沒有放緩,卻也給出瞭解釋:“切口合適與否,不是光看適應症的,首先要考慮的是術者的習慣。”

這其實是外科醫生的普遍認知。

做同一種手術,他們往往會習慣開同樣的切口、擴相同的手術視野,甚至開闢相同的操作面。

非萬不得已,是不會更換切口的。

畢竟,選擇更適宜但陌生的切口,帶來的收益,遠小於相對來說並非完全適配但爛熟於心的切口。

林慶也笑了一聲:“這就是書讀多了,總是習慣用書上記載的東西規訓臨床……沒做過手術的人是沒法理解的……”

但他這話剛說到一半,杜崇嵐就冷冷掃了過來。

表情彷彿在說:給你臉了,這也有你插嘴的份兒?

林慶頓時悻悻地閉了嘴,臉色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當然,這麼一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杜崇嵐的手術節奏。

很快,病人的胸腔就被開啟了。

然而當眾人驚歎於這流暢的開胸,剛把目光掃向胸腔之內時,所有人都突然瞳孔一縮,愣在當場。

就連杜崇嵐的手術刀也懸在了半空中,好半天都沒有再落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