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斯蒂芬頗為亢奮的表情,眾人都紛紛猜測起來。
“兩個月?”
“兩星期?”
“還是五六天?”
“……”
一開始的答案還合理,但聽到最後以星期計算時,斯蒂芬臉都有點綠了。
你們擱這開什麼玩笑呢,以星期計算出院的,那還是肺移植嗎,肺切除病人也才這麼快啊!
臺下,楊新年等人都快要笑得不行了。
雖然斯蒂芬算得上很瞭解大夏了,但在這方面還是太嫩。
你都往好的方向引導了,還露出如此自傲的表情,沒給你猜個“一天出院”都算是相信科學了。
“這下斯蒂芬教授苦心營造的氣氛都被毀了……”楊新年笑著。
接著又道:“而且,這夥人有沒有醫學常識,怎麼可能有一兩個星期就能出院的肺移植病人……”
話剛說到一半,杜崇嵐、何恆進和許秋同時看了過來。
楊新年瞳孔一縮,猛地想到了什麼,話語戛然而止,默默地縮起了腦袋。
……
斯蒂芬總算是憋不住了,打斷越發離譜的猜測,道:“事實上他們的術後恢復日縮減到了一半個月左右。
“相比原來動輒三個月的住院期,這已經是縮短了一半!”
這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績了。
如果是常規開胸,能把平均住院時間縮短個幾天,都算是有了重大的發現和進步,能寫一篇中文核心了。
斯蒂芬繼續道:“這都要得益於達芬奇機器人的精準!
“肺移植手術中最重要的就是支氣管、肺動脈和左心房袖的縫合,這幾個環節對於手術醫生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但,達芬奇機器人的機械臂非常靈活,可以自如地在狹小空間內操作!而且三百六十度無死角!
“還有剝離和止血……機械臂能精準地剝離黏連帶,清晰地劃分出每個出血點,在細節上處理到極致!”
在場的專家都聽興奮了。
達芬奇機器人的優勢自不必多說,他們都很清楚:微創精準、靈活精確、尤其適合高難度患者等等……
此刻他們更在意的是,影片同款在哪兒?
要多少錢?
斯蒂芬顯然也知道這個痛點,直接道:“得益於與恆康醫藥的合作,我們的肺移植達芬奇機器人價值非常低廉,平均一臺的價格只需要兩千萬左右!”
這個數字一出,眾人都有些意外。
國外壟斷的達芬奇機器人,雖說價格也是兩三千萬,但運到國內的落地價格可能就要逼近三千萬了。
低的可能也有兩千五、兩千六這樣子。
而這臺達芬奇機器人竟然只需要兩千萬?
的確能夠用“低廉”來形容了。
一時間,不少人看向王鴻寶的眼神都有些熾熱了。
難怪恆康老總都特地來了,原來是憋了個大的!
不過。
斯蒂芬這時又突然說道:“達芬奇機器人只是新技術之一,我們紐約大學肺移植研究所和恆康醫藥,從世界各地數千臺肺移植中不斷總結、歸納經驗,推出了一套與達芬奇機器人搭配的系統……
“我們稱之為——‘心肺通’。”
‘心肺通’?
這個陌生的名詞讓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