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很快給出瞭解釋:“‘心肺通’系統分析了幾千臺肺移植手術的過程,同時,又對數萬例正常胸部解剖、幾百例異常心肺進行了深度學習……
“如今的‘心肺通’,已經能夠輕易辨認出肺移植過程中出現的各個組織結構。甚至,它還能一定程度上輔助所有胸部手術辨認結構!”
聽到這裡,眾人終於是沒法淡定了,都露出了無比眼熱的神情。
肺移植手術過程中,最麻煩的是什麼?
在一片血汙之下,很難辨認出各種相應的組織結構。
如果所謂的“‘心肺通’”真能做到精確識別,那哪怕沒有達芬奇機器人,這一套系統也能給臨床帶來極大的好處!
不過,經驗豐富的醫生尚且沒法輕易辨別,一套系統真能行?
斯蒂芬顯然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也做好了準備。
他笑了笑,道:“正好,我們從‘心肺通’系統的訓練模型之外選擇了十幾臺解剖手術,我們現場比比就行了。
“哪位醫生自認對心肺的解剖有信心,願意和我們的‘心肺通’系統較量一下?”
聽到要上臺,就沒幾個人吭聲了。
不過就在這時,林慶站了起來:“斯蒂芬教授,我來吧。”
機會向來都是自己爭取的,林慶在杜崇嵐、斯蒂芬這種級別的醫生眼中根本不算什麼,只有出風頭才能脫穎而出。
當然,林慶本身也極為自信。
他的肺移植術其實做得並非有多好,但得益於對解剖的高度熟悉,一定程度上能彌補技術上的不足……換言之,林慶正是斯蒂芬口中的,對心肺解剖極其有自信、並且真有實力的肺移植醫生!
“林慶醫生,請上臺。”斯蒂芬看了眼林慶的銘牌,臉上帶著一絲笑意。
老頭本就是外放的性格,喜歡有個性、敢出風頭的人。
不過,能不能轉變為“欣賞”,那就要看林慶的表現了。
如果是個沒實力卻強出頭的人,他也會立馬給黑臉!
“開始吧。”
林慶來到臺上後,巨幅螢幕上開始出現瞭解剖手術的畫面。
緊跟著畫面停住了,然後開始播放這一畫面前後十秒的迴圈短影片。
不少眼尖的人已經看出來,就在這二十秒的影片裡,某一瞬間出現了一個迥然不同的結構,這大概就是要判斷的目標了。
果然,斯蒂芬的話證實了這個猜測:“影片第十秒種,出現在術野左下角的結構是什麼?”
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我覺得我還是有幾分面子的,你們完全可以相信,我們的系統從來沒有用過這臺手術做過分析,所以‘心肺通’系統和你們一樣,也是初次見到這個畫面……
“而且,我可以等林慶醫生先判斷一分鐘,再啟動系統。”
說著,就按起了秒錶。
林慶並沒說什麼“不需要讓我”之類的場面話,他此時正反覆播放這段影片,而且不斷前後拖動。
雖然畫面是迴圈二十秒,但負責判斷的醫生可以拖動進度條進行反覆觀察。
這其實就貼近於臨床的情況了,碰到不認識的解剖結構時,主刀也會停下來從各種角度多次確認。
場下其他醫生也在頭腦風暴。
他們能判斷出來,這時候應該是在切除左肺,已經完成了心包內和心包外的解剖和遊離。
影片裡術者進行的,就是增加肺血管完全遊離的長度,這一步可以讓肺血管更加安全和方便操作。
到這裡,基本都是在場醫生們熟悉的步驟。
那麼這時候,從術野下方蹦出來的是個什麼結構?
杜崇嵐也在仔細觀察,心說這有點難啊,肺門這一塊本就複雜,到了手術檯上都是可以用各種器械扒拉來辨認的,光靠影片恐怕不好搞……
“是下肺韌帶。”
但突然間,旁邊傳來一道平靜卻篤定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