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教授說兩臺手術……一臺應該是許秋吧。那另一臺莫非是斯蒂芬?”
聽得這話,不少人精神一正。
斯蒂芬教授技術也不差,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天在肺醫學界流傳的“肺移植達芬奇”和“心肺通”分析程式。
前者,是肺移植未來的方向。
而後者……儘管被許秋碾壓,但仍然能為心胸外科手術提供極大的便利!
他們並非不願意擁抱新技術,只是排斥無法被自己掌控在手裡的技術而已。
而像是達芬奇機器人,一旦引入,只會成為醫生的輔助,只會加深普通醫院和頂級醫院的差距,對他們百利而無一害。
畢竟,動輒幾千萬的達芬奇機器人,每年光是使用費可能就逾百萬了,有幾個醫院能承擔得起?
最後還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強院能享受新技術的紅利。
“的確是許秋和斯蒂芬。”杜崇嵐點了點頭。
正說著,他的電話再次響了起來,杜崇嵐接完後,食指敲了敲桌子,道:“手術要開始了。”
說完,他按了按遙控器,早已準備好的大螢幕亮起。
上面正是臨醫兩臺手術的現場畫面,左右分屏一邊一個。
一眼望去,兩邊的對比就非常明顯。
許秋這邊的手術檯,眾人再熟悉不過,就是常規的開胸肺移植。
而斯蒂芬這邊看起來就十分高科技了,無影燈下形似蜘蛛閃著冷光的機械臂、科技感十足的醫生控制檯、以及先進的影像系統和能量平臺……
相比之下,斯蒂芬這邊就太吸睛了。
而且,由於達芬奇機器人本就是在內窺鏡等影像裝置的輔助下進行手術,傳輸而來的直播畫面幾乎就是主刀看到的畫面,高畫質、立體、乾淨,還沒有阻擋。
反觀許秋這邊,就是普通手術加上外部鏡頭攝錄,畫面效果要差上很多。
“還是斯蒂芬的達芬奇機器人更有潛力。”有人說道。
“機器不會犯手術醫生的錯誤。”也有人評價。
很顯然,他們都已經做好了捧斯蒂芬,但挑許秋刺的打算。
不少人臉上已經浮現出笑容。
在場的眾人都是肺移植領域的老專家了,眼神何等的老辣,就算是杜崇嵐,在他們面前也有可能被揪出失誤。
何況是一個籍籍無名的許秋?
真想靠一臺手術就顛覆肺移植領域……做夢!
眾人思索間,畫面中的手術也終於開始,所有人頓時安靜下來,緊緊地盯著大螢幕。
不過只看了片刻,他們就有點驚異了。
“許秋這邊……怎麼是摘除供肺的畫面,他難道把供肺摘除手術也給一起做了?”
“不可能吧,精力不夠倒是其次,主要是時間上也來不及!”
眾人連連搖頭。
一臺完整的肺移植手術,做七八個小時都不算多。
因此實際上很少有人能全臺撐下來,二十歲的小夥子都不行,更何況許秋已經四十五歲了,已經到了體力精力的飛速下滑期。
因而臨床上,供肺摘取、病肺切除以及肺移植,往往是三位醫生操刀,而其中一二環節還得控制好時間,做到供肺摘完後病肺也差不多切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