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統你才來

第82章 跨時代的神經縫合產品!

“去請你們申主任過來看看。”斯蒂芬不慌不忙地說道。

小護士不敢耽擱,趕緊就出去請人了。

而斯蒂芬又喊來了蔣建明,耳語了幾句,蔣建明也出了手術室。

不多時,神經外科的申崑崙抵達手術室。

他先看了眼情況,嘗試將斷裂的喉返神經收攏,但都失敗了。

幾分鐘後,申崑崙臉色沉鬱地搖搖頭:“不行,太短了,達不到進行吻合的最低標準!”

他本來以為至少可以做個神經外膜縫合!

但眼下這情況,連對接在一塊都做不到!

這一刻,眾人的臉色都難看起來。

喉返神經的容錯率其實相當大的,只要不崩斷,簡單做個縫合,就能靠後期的營養神經慢慢恢復過來,三個月到一年就能無礙。

頂多就是聲音嘶啞,對生命不會有什麼影響。

但問題是……現在喉返神經被手術刀切斷了!

就在這時,手術室的門再次被推開,蔣建明手持一個無菌箱進來了。

眾人都有點納悶。

蔣建明心裡頗為得意,介紹道:“這是我們實驗室研發出來的一種產品,目前還在亞臨床階段,沒法廣泛使用,但剛才我出去和家屬談了談,拿到了志願者簽名。”

產品?

眾人越聽越納悶……這蔣建明說了一堆,結果什麼訊息都沒透露!

等箱子端到了斯蒂芬面前,這位外國小老頭才笑了笑,繼續介紹:“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就是一種導電水凝膠,用來縫合神經的。”

這話一出,眾人瞪大了眼睛。

就連申崑崙也一下子豎起了耳朵,恨不得把腦袋塞進箱子裡看個仔細了。

市面上的醫藥產品多的是,但水凝膠縫合神經?

這玩意兒還是第一次聽!

若非眼前的是鼎鼎大名的斯蒂芬教授,他的話可信度很高,否則這會他可能已經被趕出手術室了。

而這時,斯蒂芬給出了更詳細的介紹:“臨床上的神經縫合一直是個巨大的難點,能做神經縫合的醫生很少,而能縫合神經纖維束的就更少了。

“指望外科醫生技藝集體邁進一個臺階,還不如依靠科技。

“因此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嘗試開發一種有效、迅速起作用的治療方法來替代自體神經移植,最終,這種可以傳輸生物電訊號的遇水膨脹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進入了我們的視線——也就是現在的導電水凝膠!”

斯蒂芬神色頗為自傲。

這款導電水凝膠質地堅韌,並且可以拉伸,裡面的成分包括聚苯胺和聚丙烯醯胺。

而且在更微觀的層面,靠交聯聚合形成的水凝膠也具有3D微孔網路。

這種特性讓它在植入人體後,可以容許神經細胞進入水凝膠,並且最終附著在上面,從而幫助恢復損傷的神經組織!

“開始吧,修復喉返神經。”斯蒂芬說著,對這款藏了許久的,“開創了縫合領域新高度”的產品,他有著十足的自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