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統你才來

第83章 難不成你要縫合神經?

蔣建明也很是從容。

他們此次來大夏,其中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微創切口與縫合了。

這裡面的縫合,不只有機械臂本身的高精密度。

更是這一款神經修復水凝膠作為底牌!

普通的血管、氣管等,靠機械臂修補足矣。

而神經……手術醫生做不了,機械臂也不行,但!水凝膠可以!

“我們做過很多次試驗,也透過安全認證了,現在已經獲准小範圍試點。

“在實驗室的時候,我們就用蟾蜍、小鼠、豚鼠都做過實驗,把水凝膠植入坐骨神經損傷的實驗動物體內,兩週後,它們的神經都恢復了生物電特性!”

蔣建明此刻也難掩興奮。

水凝膠不僅能為神經元再生提供機械支援和物理引導,還可以將外源生物分子加入水凝膠基質中。

譬如神經元營養因子、神經生長抑制劑的拮抗劑、藥物分子等等,等於是給神經生長打藥。

這種情況下,修復一個喉返神經絕對不會有問題!

很快,他來到了手術檯,將早已經備好的水凝膠注入了喉返神經的損傷部位,眼裡萬分期待。

……

而此刻,天都,中日友好醫院肺移植中心會議室。

正在關注此事的杜崇嵐等人,在見到水凝膠出現時,一個個都露出了愕然之色。

“神經修復?這東西還能做到這一點?”

“斯蒂芬藏得夠深!”

“他這是打算進軍神經組織工程領域嗎?”

“神經的修復,目前有五大方法,而臨床正在鑽研的方法之一,就是製造出能促進神經組織生長的模擬體內環境的人工材料……如果斯蒂芬真的成功了,那這可能會成為神經修復領域的第六種辦法!”

眾人都看出了水凝膠的潛力。

而杜崇嵐此刻也有些意外。

他倒是知道斯蒂芬對達芬奇機器人的微創切口、縫合很有信心,卻沒有想到原來縫合的信心來源於此!

這樣的話,那當真是沒什麼能夠比的了!

在技術面前,手術醫生很多時候都是無力的。

尤其是神經縫合領域!

想要縫合神經,難度本身就已經極高,術者練個幾十年,未必比得上一份水凝膠。

“等等,好像有點不對勁?”

突然,有人喊了一聲。

眾人回過神來,紛紛看向了螢幕中的手術室。

畫面中,本來該黏合喉返神經斷端的水凝膠,在遇水膨脹之後,卻仍然難以將喉返神經包裹。

眾人很快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喉返神經太短了!”

“不是太短,是機械臂之前誤切的時候,導致一部分神經損失了,所以距離不夠!”

見到這一幕,不少人臉色都變得有些微妙。

他們還等著水凝膠大顯神威。

畢竟,能見到這種高科技醫藥產品的首次臨床應用,於他們而言也有不小的好處。

然而誰又能夠想到,就這?!

水凝膠再神奇,也得建立在神經兩斷端能夠聯合起來的基礎上。

如果長度不夠,水凝膠可沒辦法憑空生長出神經溝通斷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