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兒,還能預判?
這群人裡面,唯有杜崇嵐是最相信許秋的。
他當初做肺移植術,隔著一條網線,對方就根據病歷看出了端倪……現在親自檢查,發現點問題也實屬正常。
“你說說看。”斯蒂芬心裡一緊,但還是覺得不可能。
許秋也不賣關子,直接道:“病人體重83kg,但身高才170cm,屬於是重度肥胖了。這種病人就要提防心肌肥厚、左心室肥大……
“術前做過心臟彩超,提示了病人高血壓心臟病,可以推斷出來病人的心肌起碼有輕度損害,存在冠脈供血不足。
“同時,肥胖病人的心臟脂肪含量會增加,異位心律起博的可能性也會提升,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更高。
“最後,開胸後心排血量下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改變了心肌細胞應激性,單肺通氣時縱膈擺動誘發心律失常,以及肺門附近迷走神經張力比較高……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朝著把病人往心臟驟停的方向推進的。”
這番話說完,辦公室靜得嚇人。
斯蒂芬眼睛都瞪圓了,他想要反駁,但跟著許秋的思維這麼一順,就突然意識到原來一切問題都已經埋好了伏筆。
只是他太輕視這臺“小手術”,所以為此付出了代價!
而蔣建明更是滿臉錯愕。
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張小小的病歷單,竟然能看出這麼多東西?
原來術中的意外竟然也是可以提前預估的?
何恆進、楊新年同樣詫異不已,他們只以為許秋的手術水平驚人,卻沒想到對方在這方面也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是我術前準備不到位了。”斯蒂芬這時候也沒法嘴硬了,只能嘆氣一聲,承認不足。
但許秋顯然沒打算就這麼放過,繼續道:“不只是術前。術中的處理也有問題。”
“?”
斯蒂芬霍地一下抬起頭,手術他做了無數遍,術中怎麼可能有問題!
許秋指著其中插管的環節,道:“你們既然用了雙腔管,那芬太尼的用量就太少了,0.1mg對於插管和術中維持都是不夠的。”
“怎麼會不夠,以往都是這麼個劑量。”斯蒂芬不服。
許秋搖搖頭:“插管浪費的時間太多了,而且做得也不好。這種劑量,不足以抑制不良反射。
“正是因為麻醉深度不足,阿片類藥物沒給夠,所以你牽拉肺門時,病人的不良反應才超出預期,最終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番話說完,斯蒂芬已經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他本以為就是一場普普通通小手術。
三級手術於他而言,也的確不算什麼挑戰了,跟肺移植比起來就是小case。
但此刻,經由許秋這麼一分析,他才猛然發現再細小的手術也有很多能夠學習的點!
而旁邊的蔣建明更是徹底傻眼了。
他從未有一刻有如此強烈的感覺,這麼鮮明地意識到“紮實的基礎”有多麼重要!
許秋的這一番邏輯推斷,沒有極其深厚的理論基礎、相當嫻熟的手術功底,以及無比縝密的醫學思維,缺了任何一個都做不到!
這一瞬,蔣建明突然感覺自己當年的選擇或許是錯誤的。
哪怕有了新技術,也終究無法跳過“打基礎”這一步,否則自己總有一天會嚐到這個惡果。
只是蔣建明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
以及……給他這個教訓的,竟然是一個年紀還不如自己的主治醫生!
“不。”
然而就在這時,斯蒂芬突然想到了什麼,眼裡迸射出一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