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也沒有,為此朱棣甚至提防他,朱高熾雖然滿口的二弟喊著,但又有幾分真心實意。
朱高燧在暗中等待機會,不斷挑動著他與朱高熾作對,看似與自己一起對付朱高熾,但朱高燧的私心,他還能不知道嗎?
朱棣登基了,一切都變成這樣了,甚至朱棣都考慮過朱高燧,他有著勳貴外戚的支援,愣是一點機會沒有,最後支援他的人反而被朱棣安排至東宮輔佐朱高熾。
他這個漢王,可以說哪怕他是一個廢物,都能夠得到的,但有著潑天功勞的他,也只能這樣。
如今讓他進不得,退不得,進一步要死,退一步還是要被炭烤,朱高煦心頭是悲涼的。
父親朱棣提防他,大哥朱高熾想削了他所有大權囚禁他,三弟想要挑起他與朱高熾的爭鬥渾水摸魚,大侄子想要殺了他。
這一家子人,除了他的母后,也就是徐皇后外,哪個把他當家人了?
靖難時一個個的仰仗他,靖難結束之後,翻臉不認人,真是扯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啊。
想著這些,朱高煦甚至已經在想著,等他出去打造出自己的強大帝國後,到時他再打回來,他要讓所有人看看,他朱高煦,依舊還是那個真正的戰神。
他想要讓這些人知道,這些人的這番姿態,是多麼的可笑,他朱高煦自己可以打造出一個比大明更為強盛的帝國出來。
朱高煦話音落下,所有人心頭大震,文武盡皆跪在地上,不斷呼喊著不敢,朱高煦的這句話,沒有一個人敢應,不然就是他們在將朱高煦逼出大明。
雖然所有文官心中都巴不得朱高煦離開大明,省得整天攪動局勢,他們也不用害怕哪一天被朱高煦給整死,但這事卻不能說出口,誰說出來誰死。
朱棣此刻無心去關注跪在地上的這些,而是看著雙眼泛紅的朱高煦,腳步都感覺有些不穩。
他很想問朱高煦,難道在朱高煦心中,他們就當真沒有了一點父子之情了嗎?
什麼安他的心,全朱高熾的意,平百官的擔憂,朱棣聽著這些,只感覺心痛,難道就一定要離開大明才能解決嗎?
想著想著,朱棣的脾氣也是上來了,他是大明的皇帝,更是朱高煦的父親,如今朱高煦,是完全沒有將他放在眼裡。
朱棣此刻心已經亂了,朱高煦這番一副要離開大明的架勢,讓他感覺到陌生。
讓去雲南就藩都不願去,而是要留下來奪嫡的人,如今要去離開大明去攻滅安南為藩地?
憤怒中的朱棣很清楚,朱高煦變了,和之前的那個朱高煦不一樣了。
他一時也無法抉擇到底要不要答應了。
“此事過後再議,散朝!”
此刻朱棣需要冷靜,他想要知道朱高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不然他放心不下。
在朱棣離開後,所有文官集體退了出去,默不作聲。
而武官丘福、朱能等人從朱高煦身旁經過時,紛紛停留片刻,看了看朱高煦,想要說什麼,最終什麼也沒有說出來。
張輔來到朱高煦身旁,只是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最終沒有說什麼就下去了。
殿內很快就剩下朱高煦、朱高熾與朱高燧三人。
朱高煦看著兩人向他走來,頓時笑了。
“老大,老三,我還有事,先走了。”
朱高煦可沒有和這兩人勾心鬥角的打算,他現在要下去好好想想,怎麼將去安南的事情落實,同時還要帶哪些人去,做相應的準備。
這些,他都要提前做好,如今他是一點都不想繼續留在大明瞭。
看似大明三號人物,實則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會朝著深淵越走越近。
朱高熾與朱高燧看著朱高煦要走,頓時一急,當即來到朱高煦身前。
“老二,你剛才發什麼瘋,你打安南就打安南,離開大明做什麼?
你是大明的漢王,你不想就藩,那就先不去,就繼續留在老爺子身旁,正好老爺子想著要北征,你跟著還能幫老爺子打蒙古諸部。
老爺子不僅是咱們幾個的爹,更是皇帝,你跟他置什麼氣,不就是前幾天被唸叨了幾句嗎。
你看我,一天被他念叨的次數還少了啊,這你得多跟我學學。
咱們先去給老爺子認個錯,這事就過去了。”
“是啊老二,這次老大說得還是有道理的,我和老大陪著你一起去給老爺子認錯。
沒事的,至於打安南的事,我和老大都會幫忙給你說的。
我們趕緊過去,不然老爺子那氣性上來,你也是知道的。”
朱高煦看著朱高熾與朱高燧這麼突然的‘關心’他,只感覺好笑,無比的可笑。
當真他不知道這兩人打什麼主意嗎?真當他還是之前的朱高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