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聽著這些話,人都愣住了。
他是真沒有想到啊,大漢第一次人口普查,居然查出這麼多沒有入戶籍的人,也就是俗稱的黑戶。
尤其是還有幾十萬人還沒有在這一次登入,周邊的漢人居然也在往大漢聚集,下一次普查,人口會更多?
仔細一想,朱高煦又覺得釋然,因為之前他滅的那些官紳手裡,肯定掌握著不少人口,只是之前從來沒有統計那部分人,如今那些人倒臺,這些人人口全部被釋放出來。
以及深山裡的人走出來,導致這次普查反而比之前還要多。
朱高煦沉思片刻,如今大漢差不多兩千萬人口,這個疆域就達到這個人口數量,好像已經不算少了。
相反,還可以說是非常充足也不為過,畢竟大明那麼大的疆域,也不過比大漢多三倍多點的人口罷了,但大明的疆域可就遠不止大漢的三倍了。
朱高煦突然笑了,笑得無比的高興。
人口越多,他能獲得的榮耀點就越多,他怎麼能不高興。
至於這麼多人的治理需要耗費更多的錢糧,但只要渡過眼前困難的一兩年,後面一切都會起來了,發展只會越來越快。
“做得不錯,這次百姓的數量普查,做得很好啊!
那些還沒有入戶籍的人,要抓緊,儘快登記入冊,然後進行存檔。
既然人口已經普查清楚了,田地也都分配好了吧?新實行的攤丁入畝,都落實下去了沒有?”
“王爺放心,田地基本都已經完成了分配,如今只有廣治、順州、化州三府之地還在進行分配。
這幾個地方戰事結束得最晚,且又靠近占城,安排的官吏也是最晚到位,不過兩個月之內,大漢各地將會全面完成,絕不會耽擱明年的春耕。
但是眼下也暴露出來一個很大的問題,王爺,我們的官吏,不夠了。
原本安南的那些官吏,大部分都有問題,只有少部分人還能繼續用,而我們帶來的人手,遠遠不足,一百六十八個縣,還有半數的縣缺少人手。
而且臣之前按照王爺的指示,要將四十八個府,一百六十八個縣整合成十五個府,兩百零三個縣,人手根本不足以支撐。
臣哪怕已經從帶來的人中將念過書,品行只要過得去的人都拉出來為官為吏,都遠遠不夠。
臣建議明年應當舉行科舉,由朝廷直接管理,不按照以往的慣例,而是採用初試、複試,最終決出來漢京參與考試的人,組織最後的大試。
凡是在大試上的成績不是太差,就全部錄用為官吏,而進入殿試之中的人,則由王爺您來安排重任。
王爺以為如何?”
朱高煦聽得心頭沉重,原本是好心情,隨著李定榮說出來的又一件事,他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雖然李定榮說得很好,給他提供了一個思路,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不一樣啊。
“定榮,那你可有了解過,大漢之內的讀書人,有多少呢?”
朱高煦話音落下,李定榮直接沉默了,這個問題才是最致命的。
大漢是原本的安南,不是大明。
在大明,不缺少讀書人,更不缺做官的人,但在大漢,是從原本的安南基礎上而來,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讀書人。
原本的安南,教育體系就已經爛了,根本就沒有在大明的學堂,導致讀書人根本就不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