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永樂,發揚靖難

第64章 大明從上到下對外的偏見與傲慢,朱高煦的決意!

朱高煦帶著李定榮與周岐鳳看完這段時間自己的成果,隨即回到殿內,開始烤著炭火。

“這天可真冷,這都年後了,春耕都要即將開始了,還這麼冷,百姓的安置都安排好了吧?”

如今冬雪差不多都已經消融,但給朱高煦的感覺是,這化雪了比下雪的時候還冷。

就他這個身體強度,以及穿著,都感覺到冷,他都無法想象普通百姓面臨寒冬之時,會是何等的冷。

李定榮聽著這個問題,一臉愁容說道:“王爺,臣所來便是為了此事。

這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從各處來到京城的百姓又增加了五萬餘人,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臣預計到春耕結束,漢京的難民會增加八萬左右,這只是臣的預估。

而這些人的到來,臣都已經在開始安置,不過條件實在比較有限,大多還是在城外搭建營地,用於集中安置百姓,一部分安置在城內。

不過城內許多房屋都很是破舊,有的甚至四面漏風,臣是問王爺,這些房屋可要替百萬完善?

以及如今安置如此之多難民,臣已經下撥了糧食,同時往各府也緊急調撥了八十萬石糧,如今朝廷的糧食,給大軍預留的也不能動,糧食有些不足。

另外則是這次臣下撥各府的錢糧不少,是為讓各府、各縣能夠安置百姓,度過寒冬後開展春耕所用。

但各府的監督尚且不完善,臣擔心有人會利用此尚未完善的漏洞,行貪汙不法之事,以致安置出現問題,更為重要的則是春耕受到影響。”

“定榮,你說本王的大漢,缺糧了?”

朱高煦很是不願相信,大漢的糧食,他本來從大明就帶來不少,當初他可是還讓李定榮從大明購買不少糧食的,就是為了帶到這裡,用於安置百姓。

那可是幾十萬兩銀子,白花花的銀子都用來買這些了,後面朱棣又給他送來了不少錢糧物資,尤其是解決了原本安南的官紳,可以說原本安南百分之八十的錢糧,大漢都全部接收了。

現在李定榮告訴他居然缺糧了,對於這個結果,朱高煦是真的很難接受。

雖然不至於讓百姓完全吃飽肚子,但起碼也不至於達到吃不上的地步吧?

李定榮看著朱高煦驚訝的樣子,更加苦澀了。

“王爺,真的缺糧了,我們接手的安南,可以說滿目瘡痍,天下百廢待興,原先安南各地造反,就是因為百姓沒飯吃了才造反。

先前就調集了大量糧食到各地,用於穩定民心,現如今又調撥了大量糧食,如果按照現在這個用度,堅持到秋收有些困難。

而且現在不僅是缺糧,因為天冷的緣故,木炭格外稀缺,府庫裡已經沒剩多少了,根本無法供應給百姓取暖。

現在最為關鍵的,就是春耕問題,如果不能在春耕之前將安置做好,春耕一旦受到影響,秋收也必然受到影響。

至於難民問題,臣已經派人前往各地探查安置情況,按照原本的安置計劃,若是順利,春耕之後,難民應該會在各地得到解決。”

朱高煦聽到這裡,頓時知道事態有些嚴重了,尤其是吃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原本穩定下來的大漢,這些百姓恐怕就會造他的反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心中雖然急切,但他也深知,此刻不能急,必須要一件事一件事的解決,才是最有效的。

朱高煦當即看向周岐鳳,肅然開口。

“剛才定榮所說的地方監督如今缺失,這個問題極為重要,必須要解決。

不能依靠地方官吏的自覺性,這是行不通的,也必然會導致地方官吏的貪汙腐敗。

正好你在這裡,即刻開始,正式建立都察院,你周岐鳳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此次你親自出去,去往各府巡視,在你巡視之後,在各府設立監察御史,各府御史可不透過都察院與內閣,直達本王御前。

不過各府只有五次機會直達本王御前,其餘之時按照正常流程,透過都察院上報查舉。

都察院的設立,本王不能給你什麼人手,因為如今缺少人才,本王可以准許你特別招募。

怎麼填充人員,那是你的事,本王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能夠做事,且不怕做事!

只要符合這兩個要求,其他的你自己看著,必須儘快將框架給本王拉起來!”

周岐鳳聞言一震,都察院,這已經是位同六部,不對,七部了,職權可以說非常之大,他周岐鳳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說是直接跳躍式的提升了。

周岐鳳心中格外感動,朱高煦對他這般重任,何嘗不是對他的認可以及重視,更是信任。

都察院與其他官職不同,這個位置不需要考慮治理,主要職責就是監督,督察天下。

周岐鳳並沒有半分欣喜,相反,此刻他只覺得無比沉重,朱高煦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這個位置,其實不好坐,可以說責任非常重大。

尤其是如今初立,更是基本什麼也沒有,更需要他自己將都察院拉起來,可以說還需要極強的能力,不然都無法在各府快速建立起督察之責。

周岐鳳深知,這件事辦得好,都察院左都御史這個位置就穩了,但要是辦不好,不僅位置不穩,從此仕途基本看得見了,不再會進入大漢的核心圈。

若是辦得實在差,自身性命,也將會有危險。

周岐鳳也並不打算退縮,到了這一步,想進,就必須要能夠為朱高煦解決困難,李定榮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周岐鳳起來來到朱高煦面前,神情肅然,徑直跪倒在地。

“臣,謝王上厚愛,臣雖初次為都察院首,必竭力做好,不負王上之恩,不負王上所望!”

“起來吧,你能明白就好,都察院責任重大,不要讓本王失望。

前番本王與你說的,你心中要記得,不要忘了初心,切記保持本心。

當初你是怎麼說本王的,那股不懼一切的氣勢,那股子勁,要一直保持下去。”

朱高煦面色欣慰,他讓周岐鳳掌管都察院,也算是對周岐鳳的一個考驗了。

就如他所說的,只要周岐鳳能夠一直保持不畏懼的心,都察院院首,也就是左都御史這個位置,就會一直是周岐鳳的。

朱高煦看重周岐鳳的,就是那股子氣勢,都察院就需要這樣的人,敢於做事,不怕事,勇於直諫。

周岐鳳再次深深一禮,才緩緩起身,目光灼灼的看著朱高煦。

“王上您放心,臣不會改的,臣若在,必時刻警醒王上!

如今事情緊急,臣便先下去準備了,儘快巡視各府!”

“不錯,有這樣的想法就很好,去吧,另外本王調給你二十甲士,用於護你周全。

此次巡視各府,代表的就是本王,若是發現有人腐爛了,可直接動手,事後上報便可。

各地守備軍,你若是有需要,可讓身邊本王給你的甲士去通傳。

你要記住,速度快一些,大漢十二府的監察御史,要儘快確定下來!”

朱高煦又囑咐了幾句,在周岐鳳下去後,朱高煦又叫來朱武囑咐一番,朱武隨即挑選了二十甲士跟在周岐鳳身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