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永樂,發揚靖難

第65章 越是艱難時刻,人性往往越經不起考驗

朱高煦跟著李定榮往城外走去,朱高煦為此特意換了一身裝扮,沒有穿王袍,鑾駕這些更是沒有拿出來。

只有朱武與丘平帶著十多人跟在身邊,只不過暗中護衛的人,可就不止這麼點人了。

朱高煦騎著馬不斷往外走去,出了王宮與內城,外城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房屋破舊,再繼續往外走,見到的房屋甚至都有些是不全的,這也就是李定榮所說的破漏房屋了吧。

朱高煦看著這些,感慨是有,倒是沒有那麼多,這裡本為大漢都城,卻是這般破舊,讓他一時有些皺眉。

可以說漢京城就是大漢的臉面擔當了,如今卻是擔當不起來啊。

而且漢京城都這個樣子,其他地方,朱高煦都覺得自己可以想象了。

“如今外城都是這樣嗎?我記得當初打進城,受損的主要集中在城東與城南吧。”

朱高煦忍不住問向李定榮,外城的糜爛,已經有些超出他的預料,當初入城時他還沒有好好打量,後面幾乎還沒有來到外城。

李定榮聞言,恭聲道:“城東與城南確實要破舊一些,城北與城西雖好一點,但好得有限,外城原本就比較破舊。”

朱高煦沒有說話,將外城都看了一圈,隨後來到城外的安置地,空曠的地方都搭建了營地,此刻到了正午,所有人都在有序的排隊打飯。

朱高煦走近一看,所謂的飯,其實不過是一些稀粥,水多米少,不過配了一個饅頭。

是的,一點肉腥味沒有,一碗稀粥配一個饅頭,看著雖然少,也差,但實際上,就這一個饅頭一碗粥,哪怕是在平常時期,這些百姓都是很難吃到的。

原本安南的錢糧都集中在官紳手中,並不是說說的,這也是原本安南各地都在爆發起義,各地義軍不斷,在他攻下安南後,百姓主動前來投靠的原因。

而後面之所以能夠吸引這麼多人到來,就是他革除官紳,這些百姓才會‘愛戴’他們這些外來之人。

原本安南的人,其實本身就與漢人沒有什麼差別,風俗、文化等等,全部都與漢人是一樣的。

朱高煦看了看,轉頭看向李定榮。

“怎麼都是老幼婦孺,青壯呢?那些男子去哪裡了?”

這是朱高煦看下來最大的疑惑,這裡領吃食的,都是老叟,以及幼童,婦女,唯獨不見青壯男子。

李定榮當即道:“王爺,青壯如今都在外面做活,臣已經將田地都分配下去了,截止到半月前到來的人,臣已經全部登記。

如今青壯都在翻耕田地,還要進行房屋的建設,他們的吃食,都在外面,臣已經讓人有集中負責,這樣不會耽誤他們做活。

待這裡發放吃食,婦女,以及稍大一些的孩童,也會前往建造家園,建設房屋,大概再過兩三月,搭建的營地基本可以取消。

種糧臣也已經準備就緒,還沒有進行發放,臣怕他們將種糧吃了,會等到耕種時進行統一發放。”

朱高煦聽著李定榮的這些安排,心頭總算鬆了一口氣。

如今看著雖然艱難,但起碼還沒有達到他想象的那麼艱難,現在他也總算知道李定榮所說的缺糧問題了,按照現在的標準,哪怕他已經得到了原本安南絕大部分錢糧,還真的會不夠。

朱高煦來到營地之內,看了一會,所有人見到他,目光都無比的尊敬,甚至有的人還會主動問好。

朱高煦滿是不解,難道他的身份洩露了?這些人按道理,不應該認識他才對啊。

朱高煦看向前方一個老叟與一個五六歲大的孩童,這個孩童卻是在將自己碗裡的粥分出一半倒給那個老叟,朱高煦當即來到兩人身前。

蹲著的老叟與那孩童見狀,趕緊起身。

“大人好。”

“快起來,老伯你這個年紀,不用行禮了,孩子也小,不用在乎這些規矩,這是你孫子吧?”

朱高煦將眼前的老叟扶起來,看起來已經五六十的年紀,朱高煦可不想受這個理。

老叟聞言,頓時笑了,朱高煦這才發現,這老叟的牙齒都缺了三顆。

“大人,這是草民的小孫子,草民謝過大人,讓小人等能有一口吃的,得以活下來。

大人若是見到大王,還請大人替小人等感謝大王,若是沒有大王,我們這些人,恐怕都已經餓死了,小人感謝大王啊。”

這老叟說著,徑直向著城內方向跪下,將碗放在地上,饅頭放在碗裡,不斷的磕著頭,額頭已經被地上的粉塵所覆蓋。

小孩跟著自己的爺爺同樣做著這個動作,周邊的人見狀,紛紛小心翼翼的放下手中殘破的碗,目光虔誠的向著城內叩拜著。

“草民謝大王,感謝大王。”

所有人嘴裡都在說著感激朱高煦的話語,朱高煦見狀,當即讓朱武與丘平帶人將這些人扶起來。

李定榮則是將眼前的老叟扶起來。

朱高煦看著兩人,柔聲道:“你放心,你們對大王的感激之意,我會帶給大王的。

現在你們先吃飯,吃完之後,我有幾句話想問問你。”

這老叟紅著眼,還在不斷的感謝著,最終一邊落淚,一邊大口的喝著碗裡的粥。

手中的饅頭也在不斷的往嘴裡送,直到還剩下最後一口,這老叟用著饅頭將喝完粥的碗,將碗裡殘留的湯涮得無比的乾淨,再不捨的將最後一口饅頭吃下。

“讓大人笑話了,小人長這麼大,縱然是在平時,都沒有吃過這樣的大白饅頭。”

朱高煦聽得心頭一嘆,真正的百姓,果然不管是在哪裡,都是最為艱難的存在啊。

朱高煦快速調整心態,臉上自認為和善的笑容,看向老叟。

“我問你,剛才你小孫向你分吃的,你為何要受?”

這是朱高煦很大的疑問,按照正常常理,應該是老叟將手中的吃食分一些這個孩童才是,他所見的,卻是反過來了。

還不等老叟說話,這個小孩便是開口了。

“大..大人,俺爺爺待會還要去伐木,要去抬木頭,建屋子,需要氣力,吃少了沒有氣力做那些活,俺才將粥分一些給爺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