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永樂,發揚靖難

第270章 悄然到來的登基,第一次得到的一筆鉅款榮耀點

朱高煦有些幽怨的看著李定榮,他這一剛回來,給他整出這麼多事情來,他是真的沒有想到。

揉了揉額頭,又無奈的看了一眼幾個大箱子裡的奏章,心頭忽然對朱元璋、朱棣這些人很是佩服了,尤其是朱元璋。

朱棣還有朱高熾幫忙處理呢,朱元璋在廢了宰相制度後,前面可真是一個人處理那麼多事,他是真的佩服了。

不再去想,如今這些事,再怎麼樣,也還得處理才行。

“這些奏章,等會我再看,你先說一說緊要的事情,也就是必須要在第一時間處理的。

事情雖然多,但我們必須要分出一個輕重緩急出來,一件一件去做。”

朱高煦並沒有因為事情過多而煩心,更沒有因為得到大明天下就膨脹,就不想處理這些事了。

在朱高煦眼中,如今他既然靖難打回了大明,那他就要對大明的江山社稷挑起這個擔子,擔起這個責任來。

他是要將大明發展出來,變得更加強盛的,而不是得到所有後,就開始消極懈怠,只為自己享受的。

然而處理這麼多的事情,朱高煦也深知,朝廷的精力與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將剛才李定榮說的那些,想要一口氣全部去做,只會搞得混亂,不會搞出什麼成果來。

因為許多政策,都需要下面的官吏,以及各地的官吏配合。

而涉及到這些政策的這些問題,在沒有解決官吏這個問題之前,就無法實行。

治理國家,操之過急只會出亂子,必須一步一步,紮實基礎,才能造就強盛之基。

如今他還沒有看這些奏章,他也只能讓李定榮先將重要的事情例舉出來,先解決最重要的,再逐步解決其他問題。

而至於李定榮有沒有準備,他絲毫沒有擔心,連這些都做不好,那也白瞎了李定榮在大漢作為他的臂膀處理了這麼長時間的大漢事務。

李定榮聞言,心頭也是鬆了一口氣。

其實回到大明有這麼多事,讓他忙得腳不沾地,他並沒有什麼擔心,如今大漢過來的人手還沒有到齊,後面人手到齊,這些問題,都是能夠處理的。

他內心深處擔心的,其實是害怕朱高煦因為靖難成功,就因此出現變化。

如今大明的疆域,加上原本的大漢國,可以說朱高煦做了太多的事,現在他就怕朱高煦會出現自己已經做得夠多,開始享受的想法。

他不介意朱高煦享受,因為朱高煦自從出去就藩到現在,日子並算不得多好,每天都有不少事情要處理。

但在這個緊要的關頭,他不希望朱高煦有那些想法。

那些想法適合大明已經進入平穩,各種問題已經處理,那時朱高煦時不時的享受享受,他們都是贊同的。

現在朱高煦的說的話,也是讓他徹底放下心來。

“殿下,當下最為重要的,是登基!儘早登基稱帝!”

“嗯?登基?”

朱高煦聞言一愣,看著李定榮那眼熟又鄭重的神情,卻是陷入了沉思。

其實對於登基,他並不怎麼急,因為在他看來,大明的皇帝大位,肯定是他的,任何人都搶不走。

現在既然事情多,他想的反而是先解決事情,而不是登基稱帝。

但看著李定榮的神情,他發現自己好像想錯了,自己雖然不著急,但下面的所有人,似乎都會著急。

雖然他不知道急什麼,反正又不會跑,頂多就是晚一些的時間罷了,但所有人都在意的話,他也必須要慎重考慮了。

就在這時,李定榮的聲音再度傳來。

“殿下,臣知道殿下一心為大明江山社稷,一心為民,對登基稱帝之事並沒有那麼著急與看重。

但殿下須知,只有殿下登基稱帝,如此可安天下百姓之心,可讓各地快速歸附,可讓人心思定。

只有人心思定,才能接著處理各項事務,處理繁多的國事。

如今殿下雖不是皇帝,也可直接處理這些國事,但終究名不正,言不順。

只有殿下登基稱帝,有了名分,屆時新的朝廷開始運轉,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才能開始實行。

還請殿下能夠慎重考慮,只有殿下儘早登基稱帝,才能儘早開始處理國事。

至於臣等封賞,臣建議,可推遲進行,屆時當以國事為重!”

李定榮神情鄭重,向著朱高煦行大禮參拜。

朱高煦什麼都好,可在他看來,為國為民又實在太過於重了些。

名義的重要性,他無比的清楚。

大明天下,如今實質上雖然已經是朱高煦說了算了,但不稱帝,終究少了名分,少了百姓的認可。

至於他怕朱高煦會擔心他是為了自己,為了他們這些人才這樣說,李定榮也直接把這條退路給封死了。

其實哪怕就是他,提出封賞可以推遲這個提議後,必然也會遭到許多人的記恨,但他不在乎。

朱高煦都可以為了大明江山社稷,為了大明天下百姓而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看重那個位置,他也更不怕那些人的記恨。

說直白一點,以他在朱高煦這裡的地位,只要朱高煦不發話,縱然所有人都憎恨他,也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朱高煦聽著這些,也不再猶豫,肅然看向李定榮。

“既然此事重大,那就先全力準備此事吧。”

朱高煦並沒有說太多,既然先稱帝最為重要,他也沒有什麼好反對的。

皇帝啊,這個位置誰會不想呢,他不急只是因為跑不了,始終是他,但並不代表他不在意。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短短八個字,對所有人,都是有著巨大吸引力的,不知多少人為此前赴後繼。

他朱高煦也是人,怎麼能不在意。

李定榮聞言,頓時笑了,笑得無比的激動。

“殿下,臣已經和欽天監、禮部的人一起看過了,最佳的日子,就在十日之後!

若殿下同意,還請殿下做好準備,其他事情,臣會協同其他人做好。”

“十日之後麼?會不會太著急了些?世子可否能夠回來?在大漢的人以及周邊之地的那些人,可否能夠到來?

還有現在做準備,真的來得及?”

朱高煦都被這個速度給驚訝了一下,這個時間,是真的趕。

登基並不是換身衣服上朝就可以了的,要做的事情,可是不少,任何一項,都是絕對不允許出任何差錯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