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在戳他們三人的肺管子嗎......李綱握緊手中的柺杖,心裡想著。
魏徵沉聲說道:“三位殿下能夠放下爭執,和睦共處,對陛下而言,對臣民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同時板著臉看向魏徵。
你也擱這戳肺管子......李綱目光異色看著魏徵。
李承宗雙手抱肩,歪著頭望著魏徵,隱隱感覺他要說但是。
果然,下一秒,魏徵話鋒一轉道:“但是,朝廷的局面,在臣看來,並沒有什麼變化。”
李元吉忍不住道:“他都是儲君了,還沒變化?”
魏徵看了一眼李元吉,語氣平靜說道:
“今日之前,我大唐有儲君,今日之後,我大唐還是有儲君。”
“京城糧荒問題,已持續一月有餘,今日之前,沒有得到解決,今日之後,臣不知能不能得到解決。”
魏徵問道:“如果今後糧荒問題依舊存在,這不就是沒有任何變化嗎?”
李元吉挑眉道:“莫非你是覺得,靠他一個孩子,能解決這麼大的事?”
魏徵低頭默然不語。
他也不知怎的,忍不住對著李承宗提出了眼下朝廷所面臨的困難。
或許是李承宗在一天之內,平息三王之爭亂象,給了他一點幻想,覺得面前這個十二歲少年,或許有辦法,解決這一難題。
李承宗有些意外,京城居然正在鬧糧荒?還拖了一個多月沒解決?開口問道:
“地方上鬧糧荒,京城調糧過去便是,京城鬧糧荒,從其他地方調糧便是。”
“難道現在各個地方都在鬧糧荒,導致京城無法從地方上調來糧食嗎?”
聽到李承宗的詢問,不等魏徵開口,李綱先嘆了口氣道:“殿下有所不知,這京外的糧食,有,而且很多,但是調不進來,即便調的進京城,糧價也壓下不去。”
李承宗疑惑道:“為何?”
魏徵沉聲道:“因為吏治。”
“我大唐眼下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便是吏治問題,吏治現在很壞,朝堂之中,從上到下,都在腐敗,這也是糧價下不去的主要原因。”
話音甫落,李綱立即提醒道:“魏學士,慎言!”
魏徵抿著嘴唇,凝視著李承宗,看他會不會追問。
李承宗沉吟道:“你不妨把話說明白一些,什麼叫從上到下?”
魏徵見他詢問,不假思索說道:“只說眼下的事,長安城中正在鬧糧荒,陛下得知此事,降旨要恢復糧價。”
“可是,京城中的糧商,背靠著宮裡人,負責打壓糧價的官吏,也背靠著宮裡的人。”
“他們官商勾結,上下其手,奪民之利,朝堂上的人都清楚,這些人不被餵飽,百姓們就休想有一口糧吃!”
魏徵神色凝重道:“據臣所知,城內的幾個裡坊的百姓,已經在啃樹皮了,臣不知道他們吃完了樹皮,還能吃什麼。”
李承宗擰起眉頭,沒想到問題這麼嚴重,問道:“為什麼不將此事在早朝上奏明我皇爺爺?”
魏徵嘆息道:“這一個多月來,已經上奏陛下三次了,陛下口諭催了三次,降旨換了兩撥穩定糧價的官吏,不起效果。”
“至於為什麼不起效果,群臣都很清楚,那就是負責穩定糧價的人,一直以來,都是一類人。”
說完,魏徵站起身,對著李承宗作揖到底,朗聲道:
“臣懇請皇太孫殿下,能夠出面拯救京城百姓於水火,去向陛下請旨,由您來選派負責穩定糧價之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