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崔文海跪在冰冷的金磚上,額頭滲出冷汗。
他毫不懷疑,只要他再多說一個“不”字,下一刻,立於陛下身後的那尊殺神,就會讓他的腦袋和身體分家。
可是,就這麼認了?
一旦《興乾九策》推行,他們清河崔氏,百年基業,將毀於一旦!
不甘心!
他真的不甘心!
就在崔文海內心天人交戰之時,一個更讓他絕望的聲音響起了。
“陛下聖明!”只見戶部尚書王德發,這個剛剛還在哭窮的老好人,此刻竟然第一個改了口風。
他對著姬玄重重一拜:“陛下此策,乃是萬世之基!老臣……老臣願為陛下效死,推行新政!”
王德發不傻。
他看得很清楚,這位新皇,已經打定了主意。
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
與其被當成典型砍了,不如主動投誠,說不定還能保住榮華富貴。
至於世家的利益?
去他孃的世家利益!
老夫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王德發的“倒戈”,像是一根導火索。
“陛下聖明!臣等附議!”
“《興乾九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臣等願為陛下肝腦塗地!”
稀稀拉拉的附和聲響起。
一些沒有太多家族牽扯,或者本就對世家門閥不滿的官員,立刻跟上了王德發的腳步。
形勢,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崔文海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他知道,大勢已去。
再堅持下去,只會是死路一條。
“臣……臣……附議。”他用盡全身力氣,從牙縫裡擠出這幾個字。
說完,整個人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氣,癱軟在地。
有了崔文海的“表率”,剩下的官員再無僥倖心理,紛紛跪地附和。
“陛下聖明!”
“臣等附議!”聲音再次變得整齊劃一,只是其中蘊含的屈辱和不甘,任誰都能聽得出來。
姬玄冷眼看著這一切,他知道,這只是口頭上的屈服。
這些人,心裡絕對不服。
一旦離開這座大殿,他們就會用各種陽奉陰違的手段,來阻撓新政的推行。
不過,無所謂。
他要的,就是這個名正言順的“勢”。
只要朝堂上透過了,那他接下來做任何事,就都師出有名。
“很好。”
姬玄淡淡道:“既然眾卿都同意,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張良。”
“臣在。”張良上前一步。
“朕命你為新政總司,總攬《興乾九策》推行事宜,百官皆受你節制。另,賜你尚方寶劍,如朕親臨!”
姬玄直接將最高許可權,交給了張良。
“臣,領旨!”張良接過曹安遞來的尚方寶劍,神色平靜。
下方的官員們,心又是一沉。
新政總司?
還賜尚方寶劍?
這擺明了,就是要讓張良做一把快刀,來斬斷一切阻礙!
“陛下。”就在這時,戶部尚書王德發又開口了。
他一臉為難地說道:“陛下,推行新政,處處都需要用錢。清丈田畝需要人手,興辦官學需要場地……可國庫……國庫實在是……”
他又開始哭窮了。
不過這一次,倒也不全是裝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啟動資金,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紙空文。
“是啊,陛下,沒錢寸步難行啊!”
“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你們不是要推新政嗎?
可以啊。
給錢!
沒錢,我們什麼都幹不了。
這鍋,可不能讓我們來背。
一時間,整個大殿,又充滿了“為國分憂”的哭窮聲。
他們一個個義正言辭,彷彿真的都是兩袖清風,忠心為國的棟樑。
姬玄看著這群戲精,差點氣笑了,真是一群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傢伙。
他看向張良,想看看這位謀聖,面對這種無賴的局面,又該如何破解。
張良微微一笑,似乎早有預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