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飯,包國維對著鏡子穿戴整齊,中山裝配上民國的學生帽,便出門去了。
楊鳳儀早候在了大門口,見了包國維,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多了,殷勤的讓他上車。
包國維心想李根源的名聲真大啊,自己只是被他邀請就改變了楊鳳儀對自己的態度。
包國維連忙將李知瑤昨天給他寫的李宅地址交給楊鳳儀,說道:
“表少爺,這就是李根源大師的住址了。”
楊鳳儀擺擺手,笑著說:“我知道李宅在哪兒。”
上了車,楊鳳儀載著包國維朝著小王山駛去,途中楊鳳儀說道:
“國維,以後你就別叫我表少爺了,就叫我表哥吧!你現在是姑父的乾兒子了,我們就別見外了。”
包國維同意。
兩人出了市區沒多久,繞著盤山公路,周圍山上松濤洶湧,美景極是壯觀。
包國維忍不住感嘆道:“窗外的風景真美啊!”
楊鳳儀說道:“這些松樹都是李根源大師僱人種植的,據說種了有十萬多棵。”
沒過多久,車停在了一處兩進的四合院外。
此處環境清幽,周圍樹木蔥鬱,一看就是文人雅士居住的地方。
兩人下了車,只見宅院青磚院牆,門匾上方正的楷書寫著李宅二字。
兩人站在李宅烏木門前,門環上的銅獸頭泛著幽光。楊鳳儀深吸一口氣,敲響了宅門。
應門的老僕開啟門看見二人,問他們找誰,包國維說是應李大師之邀前來拜見。
李根源早上已和老僕打過招呼,老僕便引他們穿過雅緻的庭院,進入大廳,來到了李根源的書房。
書房門開時,穿灰布長衫的身影正俯身案前,銀絲眼鏡壓著鼻樑,李根源大師正在寫字。
楊鳳儀輕輕碰了碰包國維,包國維連忙說道:“學生冒昧,斗膽前來拜見。”
李根源抬起頭,一雙龍目炯炯有神,斑白的鬍鬚和頭髮顯示著他的年齡已過半百。
他看了看兩人,將目光聚焦在包國維的身上,說道:“你就是舍侄女提起的包國維了?”
包國維連忙回道:“正是。”
李根源含笑微微點頭,看了看楊鳳儀,問道:“那這位是?”
包國維介紹道:“這是我的表哥,名字叫楊鳳儀,是他開車載我來的。”
楊鳳儀恭敬地點了點頭,說道:“晚輩仰慕大師已久,今日藉此機會得見,實吾之榮焉。”。
李根源見兩人彬彬有禮,心裡多了幾分好印象,笑著說道:
“哪裡哪裡。”連忙招呼兩人坐下,然後吩咐老僕上茶。
茶氣氤氳中,李根源說道:“前幾日我偶見舍侄女的詩詞,奇怪她的鋼筆字何時寫的這麼好了,才知道原來那是包公子的手筆。”
包國維謙虛地說道:“大師您過獎了!”
李根源又說道:“聽舍侄女說最近《新聞報》上連載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也是你所做?可有此事啊?”
包國維說道:“正是學生。”
李根源的眼神忽又變得落寞,說道:
“你的大作我也有品閱,將白話文寫的如此意境,確實需要些功力,不過這場新文化運動並不是都是好的。”
楊鳳儀插不上話,只能聽,包國維說道:
“學生也是這麼認為的,新文化運動有利有弊,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