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就放心吧,這次補考,我一定能過的。”包國維安慰道。
老包的眼睛瞬間亮了,自從孩子他娘死了之後,這還是國維第一次叫他爸。
他有些不知所措,摸了摸鼻子,嘿嘿的傻笑,說道:
“月底補考的的時候你就用它看時間吧。”
包國維將懷錶收好,攤開原主的課本書籍,認真研究著這個時代的教程內容。
老包見他在用功,十分欣慰,笑眯眯的看著包國維,恍惚看見坐在書桌前的是高科長那樣的人物。
而後他滿意的離開了房間,走起路來都輕快了許多,去後廚忙活去了。
«國文:丁»
«算術:丁»
«體育:乙»
看著這張發皺的成績單,包國維有些想笑,除了體育,原主的其他兩門也是差的可以。
如果按現代的演算法,國文和算術也就二三十分甚至更低。
結合剛剛吳守禮的話,看來原主這兩門大機率是零鴨蛋。
不過好在現在是民國,在新文化運動的蔓延下,學校裡廢除了毛筆,規定的是鋼筆做題。
可還沒簡化的繁體字卻讓他犯了難。
算術倒不用擔心,這些題目在他的眼中簡直是小兒科一樣的存在,畢竟他是理科出身的。
看來現在最要緊的是在補考之前學會繁體字的書寫,包國維心中暗想。
他連忙翻找原主桌子上的書籍,看能不能找到一本這時代的字典。
可是翻了半天,除了基本課本,一堆書中大部分都是古典小說。
什麼三國演義,水滸傳,七俠五義、鏡花緣之類的,其中夾雜著些報刊雜誌之類的讀物。
“看來明天只有去一趟學校了。”包國維已有了打算。
在他新接受的記憶中,他們學校裡一間圖書館,圖書館裡肯定有字典。
沒過多久,老包拿了兩個紅薯進屋,放在包國維面前,說道:
“吃吧,國維。”
這個年代的下人本來是沒有晚飯吃的,一天就兩頓飯,早上一頓,下午一頓。
不過老包和秦府的廚師胡大關係要好,剛剛胡大給表少爺做晚飯的時候,順便蒸了幾個紅薯。
本來是父子兩人一人一個,但老包寵溺兒子,便把自己那一個也給了包國維。
包國維肚子正餓,便剝開紅薯吃了起來,看了看一旁的老包,問道:
“你不吃嗎?”
老包寵溺的看著包國維,說道:“我不餓。”
包國維吃著熱騰騰的紅薯,有些好奇這個時代的物價,便問道:
“爸,你在秦府工作,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啊?”
老包有些納悶,以前兒子幾乎連話都不和他說,現在竟突然關心起他的事情來,含笑回道:
“一個月能掙七個大洋。”
包國維咋舌,自己學費一學期三十一個大洋,趕上老包四個半月的工資了,又問道:
“那一個大洋可以買多少斤米呢?”
老包想了想,說道:“大概能買三十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