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未來製造’是不是生產‘M.C’電腦的廠商?”
“對對對!!!就是它!!!”
“快看看要多少積分!”
“...”
“小偉,你不是一直想去‘京汽’參觀‘星輝’的生產過程嘛,這次你的積分肯定夠了!”
“...”
通告一經貼出,便在校園內引起了極大的鬨動。
之前想到社會企業參觀學習,學校不光有積分考核,還有名額限制。
如果只是會讀書,憑藉考試獲得的那點積分,基本上只能報名那些國內的企業,國外的基本就無緣了。
並不是說江澈歧視那些只會四讀書的孩子們,而是江澈太狗了,把‘商品周邊’這種商業思維套在了學校積分規則上。
不小心把學校分發的手錶弄壞了或者弄丟了,可學校要求必須每天佩戴,怎麼辦?
花錢買?
不賣!必須憑藉積分兌換。
上了計算機課,對計算機感興趣,可每週只有一節怎麼辦?
用積分兌換!
瞧見商場裡的某件衣服好看,想送媽媽。
好辦,用積分兌換消費券購買。
老爹老媽生病了,老家醫療條件治不好,想轉到省城或是京城治療,可家裡卻沒這個關係或是拿不出錢。
好辦,用積分...
只有想不到,就沒有用積分兌換不到的‘商品’。
在別的學生還在傳唱‘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河嶽’的學生則絞盡腦汁的想著如何獲得積分。
可以說,積分在‘河嶽’裡比貨幣還好用。
為此,除了少部分學生為了去一趟心目中嚮往的企業參觀學習,大部分學生基本上都‘窮的叮噹響。’
不是他們不想到社會企業參觀學習,實在是誘人的商品太多太多。
可現在不一樣了,不光合作的企業增多了,需要的積分也減少了許多。
這麼利好的事情,如何不讓學生們激動。
‘囤囤鼠’們則歡天喜地的商議著一起到哪家企業參觀學習,正好臨近年關,剩下的積分可以兌換些不尋常的好東西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至於多了一門必修的‘三生教育’,學生們非但沒有反感多一門課程,反而拍手叫好。
理由很簡單,新增一門必修課並不是自己幸福道路上的絆腳石,而是能爆出超多積分的新BOSS。
對於那些手裡留不住積分的同學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
學生們從老師手裡拿到合作企業目錄和企業詳情,熱火朝天的討論要去哪裡參觀學習,江澈卻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奮筆疾書。
‘河嶽’的事情解決了,可還有一個人數更多,涉及地域更廣的群體。
或許已經有人猜出來了,正是大山裡和農村裡的孩子們。
別看江澈拿出的方法可以‘治好’‘河嶽’的學生,可還有千千萬萬個未來的學生正沿著他們前輩的老路向前走。
前輩們直到上大學前,沒有到城市裡看過高樓大廈,他們也一樣。
前輩們放了學就與雞鴨牛羊為伍,他們也要為這些牲畜割草。
前輩們小的時候見到汽車會好奇的追著跑,他們也一樣跟在屁股後頭跟好遠,哪怕那只是一輛使用了幾十年不知道幾手的212。
西醫治表,中醫除根。
考進‘河嶽’的學生他有辦法,可更多的孩子是沒有機會上大學,甚至能進入高中就讀的都鳳毛麟角。
中醫講究治未病,江澈也想把這些負面的心理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哪怕這些學生只是上到初中就不再繼續讀回家種地,江澈也覺得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是有益的。
即便是種地,江澈相信這幫有自信的孩子們,種出來的莊稼也比他們父輩的產出高。
見多識廣便是見識。
江澈沒能耐讓每一個農村的孩子到城裡居住,但是可以把他們不常見的事物送進去。
比如一些偏僻地區的孩子,沒見過幾次‘猛士’更沒見過國之重器,江澈也沒本事讓他們親眼看看實物,但是可以等比例縮小,製作成模型送到每一個小學。
這裡的模型並不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一個塑膠殼子加上四個輪子,而是後世那種可以開啟車門的高階貨色。
這是實物類,對於一些到不了的地方,江澈也有辦法——以記錄片的形式拍攝成影片。
全國除了郵遞員,可以說能踏遍每一個村落的便是放映員。
影片拍攝好,便分發到每一個鄉鎮,讓放映員到學校、到村委放映。
生活在華夏土地上的民眾,大多數都有一個執念,那便是到京城,到‘廣場’,看一看‘城樓’,看一看迎著朝霞緩緩升起的五星紅旗。
還是那句話,江澈不能把所有人都安排一遍,但是可以‘送下鄉’。
這裡所說的‘送下鄉’,當然不是把‘廣場’和‘城樓’送到鄉下,而是把升旗儀式送下去。
這麼說也不準確,確切的說江澈的打算是讓每一個縣或者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成立數支升旗隊,每週一到一所學校舉行升旗儀式。
升旗隊的人員來源也很簡單,現在每年復原計程車兵那麼多,從這些人當中篩選出合適的升旗手和國旗護衛隊那還不簡簡單單。
由此,曾老現在看到的計劃內容如下:
“1:製作一批汽車、飛機等模擬模型發放到所有‘春雨小學’。”
“2:製作一批能夠代表我國曆史的紀錄片,山川大河、名勝古蹟、繁華都市都可。”
“3:與各‘春雨小學’的所屬縣市,溝通成立升旗隊。”
“馬老,您看這事兒這麼做怎麼樣?”
一大早,江澈帶著他連夜寫的檔案,敲開了馬老的辦公室。
“好!”
“小江啊!難得你能想到這個問題,這算是給我最好的春節禮物了。”
聽到馬老的誇獎,江澈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