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國家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十億人口中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多了去了。
江澈現在一心想要把國內無暇顧及的電子產業整合起來,畢竟他知道世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電子產業、汽車製造業等諸多高階製造業。
後世,咱們在這些高階產業中,付出了多少汗水才追趕到國際水平。
2010年之前,提到姑蘇這座城市,不論是各地的父母官還是百姓,都羨慕其工廠多,發展快。
可到了2020年之後,再提起姑蘇,大多數人都會說那是一座電子廠之城。
產業園裡數不盡的電子廠,生產線上打不完的螺絲。
江澈就想著趁現在咱們落後的還不算多,儘可能的使其不要與國際拉開過大的距離,更不要淪為沒有自己技術的代加工廠。
當然,並不是說密集型產業就不好。
畢竟現階段國內各行各業的高素質人材缺口仍舊很大,密集型產業依舊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山,而且電子產業不可能容納下如此眾多的勞動力。
畢竟這些輕工業可都是密集型產業,涉及到的人員眾多,牽扯到的利益也是千絲萬縷。
想要把這個爛攤子捏到一起,少不了要動別人碗裡的菜。
而且這些工廠可都是國家資產,即便有曾老等人支援,江澈也不可能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整合這些資產,就是帶著鐐銬跳舞。
跳得好,那是應該的,但是要得罪一大批原有的利益集團。
跳不好,那便是他江某人事情做的不到位,得罪的不僅僅是原有的獲利團體,廣大工廠的職工也會恨死江澈。
裡外不是人的活,江澈哪裡肯願意親自下場。
因此,針對曾老下達任務,幫忙出出主意,哪怕自己搭關係找人情江澈都願意,親自下場那是萬萬不能的。
可曾老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76年江澈敏銳的發現工廠生產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城市基礎建設規劃的不及時。
耗時大半年對全國大多數城市進行考察,針對每一個地方給出過具體的解決辦法,可下面做出的結果好的好、壞的壞,參差不齊。
按照江澈給出的‘方子’抓藥,確實讓許多工廠創造出了更大的價值,也讓許多城市在基礎建設上少走了許多彎路。
除開那些為國外代工的工廠,那些靠著上級下發生產計劃的工廠好似只會吃國家飯,遇到市場經濟就麻爪了,不知道怎麼做。
而為國外代工的工廠大部分也是數驢的,只知道吃吊在眼前的那根胡蘿蔔,都不動腦子自己想辦法弄點吃的。
不要看現在這些工廠紅紅火火好似烈火烹油,可這些工廠都是一條腿走路太過於依賴這些外來訂單,萬一哪一天國外的訂單沒有了,或者減少了,這些工廠就是定時炸彈。
當初代工的訂單多,下面人都拼了命的擴長增員。
盲目的擴張後,這些工廠在當地都是一個個巨無霸。
若是有一絲絲風吹草動,對所在地來說就是一場大災難。
也正是這一原因讓曾老他們有了更大的危機感。
因此,對這些人,曾老早已失望透頂。
而江澈的經歷,國內大多數人都沒有。
江澈自己在國外擁有自己的公司,對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比所有人都理解的深刻。
而且江澈做事從不只看眼前一時的利益貪功冒進,他的眼光放的很長遠。
“我們都知道你事情多,忙!”
“我們希望你能專注在學校,培養出更多國家急需的人才。”
“我們也期盼你能把視野放眼世界,多研發各國人民都喜歡的產品,個人多獲利國家也能跟著發展。”
“可如果有好的人選,可以撐得起這一攤子事情,能夠做到讓國家滿意,讓人民滿意,我們也不會如此給你加碼。”
“這件事情涉及到的工廠千千萬,涉及到的職工家庭更是數不勝數。”
“工廠效益減少、國家遭受損失,這些還都是小事,可靠著工廠領工資過日子的家庭怎麼辦?”
“這不是報表上冷冰冰的數字,這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如果操作不好,這千千萬萬的職工該怎麼生活。”
“嗷嗷待哺的嬰兒因為沒錢吃不到奶粉,躺在病床上的雙親因為沒錢不能得到有效治療!”
聽到江澈不願意親自操刀,曾老並沒有像以前那般要麼講大道理,或是強硬的扔給江澈,轉而開始曉之以理用之以情。
“曾老,這事兒...”
“成吧!這事兒我接了!”
“但是為了工作可以順利開展,有幾點需要您老的支援。”
曾老要是來硬的或是講故事還好,江澈總能想到應對的辦法。
可現在打起了感情牌,江澈哪裡好意思再張口拒絕。
不過牽扯的事情,別說江澈一個人了,就算把江澈分成八份也忙不開。
思慮一番過後,江澈向曾老提出,先用京津兩市作為試點,待理清思路後再將冀納入。
有了成功的經驗了,其他地區可以自行改組。
再者,他需要一定的自由度。
如果什麼事情都需要向上面先請示再做工作,太拖累工作效率。
而且他有選擇職工乃至任命各層領導的權利,都是從一線上來的,每個廠什麼樣都心裡有數。
本就是想讓江澈當一條鯰魚,讓其他懶傢伙們動起來,現在聽到江澈同意了,別說就這幾條,再多幾條曾老等人也點頭同意。
對於江澈先拿京津兩市的紡織產業做試點,曾老等人比較認同。
國家太大,牽扯到的工廠太多,江澈要是張口就要治理全部,他們也擔心江澈忙不過來。
而且涉及太多,某一條政策可能在京津有效,但是到了蘇滬就有可能減弱,甚至到了南方不僅沒效果反而還有其他的副作用。
雖然他們對江澈抱有絕對的信心,但若是一次性大面積撒開,他們也有些擔心。
不過,對於江澈如此小心翼翼的跟自己‘要權’,曾老有些看法:“你小子以前不是膽子都挺大的麼,怎麼這次膽子怎麼這麼小了?”
“這次的改革試點工作,我希望是徹底、完善的,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您老的意思是?”
心裡雖然有了些想法,不過在涉及到國有資產的事情上江澈可不敢信口開河。
“‘東方廣場’的合作模式我看就挺好嘛,這些紡織廠也可以走同樣的道路。”曾老點燃了一支菸深吸了一口說道。
“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