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修五十年,開局六境劍仙

第26章 文聖心憂天下人(2600大章 )

玄天道州,東南域大松王朝,恆曲鎮。

一處墓碑前,某位婦人哭訴許久,差點暈倒在地上,幸虧自家兩個好兒子及時扶住了她。

婦人輕輕撫摸大兒子的臉,後者長得眉清目秀,卻同樣神情失落,面龐上還殘留著兩道淚痕。

“母親,哭過之後一定要振作起來,你要相信小源,小源可是李知府的兒子,一定能重振門楣,讓我李家東山再起!”

少年用手擦去婦人眼角的淚水,斬釘截鐵地說道。

十五歲的李源沒有向突如其來的慘烈變故低頭,而是展現出家中頂樑柱該有的一面,年少頂天。

……

“王先生,您採納我的《兵書九策》了!”

大松王朝鎮北將軍王仲搖頭失笑,見到後者從激動轉變為失落的神色,王仲輕拍少年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亂世需良將,治世卻要聖賢學問,你胸有丘壑,當為天下立道統,非逞匹夫之勇。”

說罷,王將軍拿出一本聖賢先人所著書籍,遞到目光呆滯的李源手上:“以筆代戈,匡扶正道。”

於是,離開將軍府的少年,在孃親和弟弟吃驚的目光下,焚燬了曾經自己很愛不釋手的那把佩劍。

……

深夜,苦讀三家經典,已經從少年變為中年的李源輕推窗戶,倚窗觀星,直到半夜時分,忽然有所頓悟:“道在日常倫理,何必遁世求玄呢?”

隨後,中年男子燒燬道經佛卷,重新捧起當年那本王仲所贈的先賢書籍,提筆寫就《易生論》。

同年,李源趕赴京都應試,與一眾風流名士同登進士,受到當朝宰相文彥明賞識,於松都書院講授《易生論》,名動京城。

半月之後,程氏兄弟慕名而來,李源與二人徹夜論道,受益良多,最後更是讚歎道:“易理玄微,我不如二程。”

次日當眾舉薦程氏二人,無數學子拜師二程。

隨後赴任一縣知縣,敦風化俗,興學惠民,更在外朝入侵時,創“民兵團練法”,農時耕作,戰時守城。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

恆曲鎮。

年事已高的老人躺在床榻上,閉眼回顧自己的一生,家道中落,棄武從文,寒窗苦學,榮登進士,辭官隱退。

真要論起來,諸子百家讀精了的書,只有儒兵法三家而已。

老邁的李源強撐起身子,推開窗戶見到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這位已經八十餘歲的老人竟然豪氣頓生,剛想寫下此生絕筆,窗外卻不知何時多了個道袍老者。

老者笑意吟吟,出聲調侃道:“你這麼想心甘情願地去死?”

李源下意識地搖頭。

老者伸出手,就像對待少年孩童般,輕輕撫摸李源的頭頂:“那就好好活著。”

三本泛黃書籍依次堆疊在窗邊,道袍老者身形消散。

“既然那麼喜歡讀書,就好好讀,讀出一條通天路來!”

當李源回過神來,已經重新變成了少年模樣,悄無聲息增壽六十年,真正的神仙手段。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

“李源,你小子到底讀了多少書?”

高大男子笑著灌下一口酒,若被旁人知曉,他這位萬仙門的文脈脈主如此變相誇讚某人,絕對要驚掉下巴。

高大男子越看眼前的少年,就越是覺得滿意,索性直接就收作了弟子,這名少年自然就是返老還童的李源。

修仙無歲月,彈指便百年。

成就五境巔峰的李源終於在某一天,踏足六境,被萬仙門賜封文聖。

“李兄,你成就六境是好事啊,為何如此悶悶不樂?”

大乾王朝某個酒館內,來自謫仙劍宗的白衣青年停下喝酒的動作,疑惑問道。

李源搖頭苦笑:“我其實並不想以三家學問入道,這樣實在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