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萬歲!

第31章 一年以後……

太子那邊對於這個晉王這個弟弟肯定很看重,他答應了沒有多久,太子府詹事就去了她們母女在長安安家的宅院。

太子府詹事是個什麼職位?相當於太子的管家,大小事務都能過手,甚至還能領兵,是真正的太子親信。

太子肯定也看重他,定然不會下令讓他成親,自然要先見過面,由他自願。

於是他就自報了家門,說明了來意,想要見一見武家的二姑娘,十三歲的武順。

結果兩人見是見了,太子府詹事見武順生的美貌,性子又溫順,直接當場便表示願意了。

但是武順卻嫌棄人家生的不好看,年紀大。

她自然沒有敢當著人的面兒說這些,不知道說了些什麼藉口,反正當時太子詹事沒領略到。

最後還是客客氣氣地送人走了。

人送走了之後,武順就跟楊氏哭訴說不願意,說是自己一輩子的事情,怎麼能隨便這麼定了。

楊氏本來對婚姻的態度就堅定,她也不贊成讓女兒攀富貴,跟不喜歡的人過一輩子。

當初武柔進宮的時候,她都覺得武柔毀了自己的婚姻大事,愧疚不已哭哭啼啼。

那可是皇帝,是聖主,她都覺得不是好的。

現在的太子府詹事又算個什麼呢?只要女兒不喜歡,肯定不行。

後來她讓徐充容的人帶信兒跟武柔說,自己一把年紀了,好日子過夠了,你們想著自己就行,不必為她考慮,更不必為了她,隨意定終身。

她們當時這麼想的,也沒有通知武柔,就準備想著法子推拒。

那太子府詹事辦事利索,自己滿意,當時也沒有看出武順拒絕他的意思,於是直接就派人下了聘書,然後就被明晃晃的拒絕了。

這也就算了。

也不知道是怎麼個難推拒,難找理由。

最後找的拒絕理由竟然是:不想與有胡人血統的人成親!

沒錯,太子府詹事,是胡漢混血,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那種。

武柔聽到這裡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是什麼敷衍又侮辱人的理由啊?!

誰不知道隋朝皇室雖然姓楊,但是隋高祖皇帝的皇后姓獨孤,也是個胡人血統。

你武家姑娘揣著一半兒前隋宗室的血統,擱這兒嫌棄誰?

再說了,只要是北方人,從北魏鮮卑人統一北方開始,到東西魏,到北周,到隋,到大唐,但凡是祖上有權勢的漢人家族,有幾個沒有跟胡人權貴聯過姻,帶些胡人血統的?

還有那些複姓的,改了漢姓的,雖然現在看著都跟漢人無甚區別,族譜的根上都是胡人。

比如已經過世的長孫皇后,太子的親生母親,那便是鮮卑血統……

她都能想象出太子聽說了武家拒絕的理由後,有多無語,多鄙視。

當時武柔是站在徐惠的身邊聽的這些訊息,她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徐充容轉過頭看向了武柔,寡淡的眉眼上下審視了她一眼,說:

“你們家的女眷似乎除了你也沒個靠譜的……我看還是算了吧,這話都放出去了,武家姑娘要找人,估計得找崔、盧、鄭、王四姓家的人了,只有他們那些自視血統高貴的,才配得上你家。”

武柔低著頭,臉已經紅的像是燒炭。她連忙走了出來,躬身道:

“我阿孃她們定然不是那個意思……肯定是因為實在找不出推拒的理由了,才想得這昏招。”

前段時間韋貴妃才傳達過對四姓門閥的不滿,今日她們家就跟四姓一個志向了。

幸虧她們就是幾個“無知婦孺”,如今也沒有親眷在朝中做官,要不然這一番話,還不知要連累成什麼樣子。

而且,太子沒有找她的事情,已經很寬宏大量了……

徐惠揚了下巴,用高傲的聲音說:

“不管是怎麼想的,反正是不適合你再操心了,你為了盡孝試也試了,是她們沒有那個命,接不住,還是算了。

反正以後我也不會替你帶信兒傳訊息了,大家都消停消停。”

武柔低著頭,閉了閉眼睛。

果然,指望別人永遠都指望不上,關鍵還是得靠自己。

沒關係,她現在也才十四,還年輕,以後還有的是機會……

總有機會的。

……

……

貞觀十三年,武柔十五歲。

一年以來,她讓自己以徐充容和韋貴妃為標準,除了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差事,就是讀書習字。

知道皇帝陛下喜歡王羲之的行書,就天天臨摹練習。

這一日,她正在西涼閣裡臨摹字帖,阿瑟斯捂著臉回來了。

她抬眼一看,見她一臉的喪氣,捂著臉低著頭,像是偷了東西一樣瑟縮,於是便問道:

“不是讓你去內侍省,給小曲內侍送謝禮了麼,怎麼回來這個樣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