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殿並不大,相比甘露殿來更是不值一提,但是地方小了,更有人生活的氣息。
武柔一進去,低著頭用餘光打量的那幾眼,心中便冒出了一個想法:
不管太極宮有多大,皇帝到底是一個人,居住所需也不過就是一間屋子一張床罷了。
皇帝支著一隻腿,另外一隻腿盤著,手裡翻閱著奏章,略顯文氣的臉微微皺著眉頭,似乎很是不悅。
自從第一次侍寢之後,她只在路上遠遠的見過皇帝幾回,距離現在面對面的召見,已經一年過去了。
皇帝依舊是老樣子,相貌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因為他的不悅,讓武柔感受了壓頂的威嚴。
再加上韋貴妃跟她說過的那些話,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武柔跟在晉王五步遠的位置,大氣都不敢出,想著是不是自己犯了什麼錯才被召過來?
難道是因為她沒有規矩,走的跟晉王殿下太近了?
這一年來,她確實經常跟晉王聊天,甚至有時候還會聊怎麼照顧妹妹……甚至因為接觸的多,連帶著跟晉陽公主都熟了。
可是晉王還是個孩子,他們平時說話都隔著五步遠,能有什麼錯?
她正這麼想著,七歲的晉陽公主就從偏殿的側門跑了出來,驚喜地道:
“武才人!你怎麼會來這裡?”
武柔看見晉陽公主就喜歡,臉上不由地就露出了笑容。
她的聲音終於驚動了專注的皇帝。皇帝看了她們一眼,晉陽公主就跟心領神會一樣,依依不捨地又回到偏殿裡去了。
只是小小地她扒著門,乖巧的一直看著外頭,那雙圓圓的大眼睛亮閃閃的,帶著笑意。
“父皇。”晉王恭敬又規矩地躬身行禮。
武柔趕緊收回了偷瞄的目光,也跟著行禮道:
“武柔見過陛下。”
皇帝將手裡的奏章放下,掃視了他們一眼,直接公事公辦地說道:
“叫你們來是有重要的事情委派。前年定下的要和吐谷渾和親,如今和親的人員和物資都準備妥當,就差一個公主。
朕膝下適齡的公主就那麼兩三個,都不堪大用,再說了以後說不定還要與吐蕃和親,朕哪有那麼多女兒可嫁?所以準備從李姓宗室裡頭選一個冊封公主。
這是大唐第一次與外邦和親,又是吐谷渾,自然非常重要……”
他頓了頓,突然問低著頭的武柔道:
“吐谷渾為什麼重要,你知道嗎?”
武柔微微抬了眼睛,看著太宗嚴肅又期待的表情,心中焦急地吶喊:
我學習了那麼多就是準備在關鍵時刻能顯擺一二,讓你覺得我好的。
可是我學的是書法,學的是四書五經……我沒想到還要學外國的東西啊!
晉王扭過頭瞄了她一眼,就看見她耷拉著眉眼,一臉的委屈可憐相,只是眼睛裡冒著不甘的光亮,像團火苗一樣……
皇帝見狀,些微地嘆了口氣,轉而抬手指了一下旁邊的晉王,說:
“你不知道很正常,小九,你給她解釋解釋,為什麼吐谷渾重要。”
晉王便側過身子,看著武柔溫柔又耐心地解釋道:
“吐谷渾位於長安以西大約一千八百里,和大唐與吐蕃接壤,是通往西域各國的要道。
陛下制定的一條富國強兵的策略,就是保持西域商路暢通,互通有無。以大唐的絲綢和瓷器等,換取西域的馬匹、火油等物,所以它的穩定及其重要。
皇帝聽聞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雖然吐谷渾如今是大唐的附屬國,但是國力衰弱,國內政局不穩,朕派公主和親,一來是為了做大唐的耳目,二來是代表大唐的支援,如果能幫助吐谷渾穩定政局,那便更好。
所以這人選,不能當個女人選,得當個使節選。”
武柔聽聞,心中莫名激盪,說不清是因為什麼,於是連忙點頭應道:
“阿柔知道了,請陛下吩咐。”
皇帝垂下了眼睛,隨手摸了一把下巴上的鬍子,似在思索,隨即又放在了支起的膝蓋上,點了一下手說:
“既然知道了,你們就看著辦,人選自願便可,如果宗室裡頭選不出來,讓人入個宗籍也無妨。”
他說著又指了指晉王李善,說道:
“小九今年過了六月,就十二歲了,照規矩,親王十五歲便可以出宮建府,你可以讓大家以為,是宮中有意為晉王物色王妃人選,辦一場遊會將適齡的女子都集中起來,省得有些人得了訊息,躲著藏著不來。”
武柔和晉王對視了一眼,晉王沉靜的臉微微偏了一下,似乎有些無奈,但是什麼都沒說。
皇帝見他這個樣子有些想笑,乾咳了一下,故意板著臉說:
“小九,好好配合!……宮中像你們這麼大年紀的人不多。年輕人之間更有話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選個合適的人出來。”
“兒臣遵旨。”晉王恭敬地躬身行禮道。
“去吧。”
這個時候,一直在一旁看著的晉陽公主出聲了,稚嫩的童音透著乖巧,問:
“父皇,是不是聊完政事了,我可以帶著武才人去看看我的蝴蝶嗎?”
皇帝轉過頭看向了公主,又看了武柔一眼,隨即對著晉陽公主招了招手讓她過去,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