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太子之後,李善就很少去後宮的弘文殿裡去看書了,但凡有需要都會差人去取。
這一日,因為奏章上有人提到了一個生僻的周朝典故,那人說得與他記憶中的有出入,於是就派了內侍去弘文殿替他找書過來印證。
結果憑著記憶,讓那內侍小宦官跑了幾次腿,拿到的書都不是。
他有些著急,武柔剛提議說:
“殿下,如若不然,讓我去吧。”
李善瞄了她一眼,有些煩躁,但是語氣依舊是溫和的,說:
“還是孤自己去吧,派了幾次人都找不到,估計是孤記錯了位置,我自己去翻更合適一些。”
說罷,起身就往外走,武柔連忙跟了過去。
弘文殿他許久沒來了,太子的儀仗浩浩蕩蕩地停在弘文殿的門口,裡頭的人,不管是看書的還是負責書庫的內侍,都紛紛跑了出來,躬身行禮。
他站在弘文殿的門口,看著這熟悉的殿門,再看著陌生的令人彆扭的場景,他愣了一瞬,隨即便沉靜溫和地說:
“我來找書看看,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必管我。”
可是他話是這樣說,但是旁人又怎麼敢呢?
從前他這氣質就透著不食人間煙火,生人勿近的感覺,旁人很少敢往他的跟前湊,如今這地位,更是令人生畏。
於是他前腳剛踏進了弘文殿的門,後腳那些人便跑了個乾淨,連打掃收書的內侍都自覺站在了門口,排成了一排不進來了。
只有武柔膽子大,只想著要幫他找書,沒人說什麼,她就一路跟在他的身後,上了弘文殿的二樓。
那些個先前跑腿來找書,結果都沒找到的內侍們,見太子殿下明顯不耐,更不敢上前去惹眼。
正好武柔跟進去,他們也樂在躲在外頭等著。
於是偌大的弘文殿,只有他們兩個人。
武柔跟著太子李善在一排一排的書架中走過,不由地就想起了當初她頭一次來的時候,他也是這般走在前頭,領著她去找的典籍。
只不過當時他身量還小,十歲孩子的模樣,墨髮濃密,鶴子仙童一般,比她矮了一頭。
現如今,他還是墨髮濃密,頭上依舊是二指寬的髮帶束著,不戴冠也不沒戴幞帽,髮帶的尾部垂在腰際上。
可是他變得比她高了許多,長身玉立,寬肩細腰,垂在身後的髮帶,越發襯得身姿挺拔,龍章鳳姿了。
武柔正貪婪地看著他的背影,他卻突然在一排書架前停了下來,側過了臉。
健康的膚色,曲線優美的側臉,微微抬著頭,露出了好看的下頜線還有隆起的喉結,看著書架上頭的標識。
武柔連忙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垂下了眼睛。
“你找這一排。”他並沒有發現武柔的心思,隨意指了指身後,自己就進去找書去了。
周朝,是早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時期,經過一千多年的動盪,留存下來的傳說、史料、書籍並不多,蒐集了全天下的書籍整理出來,統共也就這兩排罷了。
期間還夾雜著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書籍的作為補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