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有四派,儒家亦為四派。
伴隨著蘇牧的解答,楚中行弄清楚了儒家四派的信仰和理念。
儒家孔儒派,儒家最傳統的學派,以《五常》為綱,雖有八個分支,但每個分支只是在五常上的側重點略不同。
孔儒派繼承先聖孔丘的信仰和理念,他們雖用【浩然正氣】錘鍊肉體,將自己錘鍊的身高馬大,魁梧雄壯,但卻更喜歡以理服人,譬如神通【舌燦蓮花】、【鼓唇弄舌】、【舌綻春蕾】等等。
除此之外,孔儒派還有【勸學】、【教化眾生】等傳道受業解惑的文言類神通,能加快儒家學派的弟子學習神通的速度。
儒家公羊派,儒家最能打的學派。
這個學派雖繼承了儒家的《五常》,但在面對蠻夷,公羊派拋棄了孔儒的教化理念,轉而認定大復仇理念。
在神通上,公羊派繼承了孔儒的【浩然正氣】,他們的肉體強度不屬於孔儒一派,作為同樣喜歡以理服人的公羊派,他們的攻擊性更強。
孔儒派的神通是【舌燦蓮花】這種較為溫和一些的,而到了公羊派,他們的神通已經演變成了【唇槍舌戰】,【口含天憲】,【舌劍唇槍】等等。
大有一言不合就擼起袖子幹架的趨勢。
除此之外,公羊派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復仇】。
以大復仇和大一統為信仰和理念的公羊派,若是關係密切之人死於蠻夷之手,他們會將其銘記於心,來日面對蠻夷後,復仇之火熊熊燃燒,能從各方面加強公羊派的能力。
儒家穀梁派,被蘇牧稱之為儒家之恥。
穀梁派以儒家《五常》為基礎,延伸《五常》:仁、義、禮、智、信的意義,用《五常》來引導百姓為君王服務。
穀梁是儒家最不能打的學派,他們反對用【浩然正氣】來錘鍊肉體,轉而用【浩然正氣】輔佐他們文辯的能力。
譬如神通【出口成章】、【妙筆生花】、【口齒生香】、【餘音繞樑】等等。
儒家,讖緯神學。志在建立儒教,封儒家先聖為宗主,以先聖之名神化皇權,引導帝皇尊儒教為國教。
讖緯神學則是將儒家的《五常》與道家的《五行》結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五常五行學》:仁之木葉神、義之金葉神、禮之火葉神、智之水葉神和信之土葉神。
讖緯神學的神通,更偏向道家一些,譬如利用【浩然正氣】製作【符籙】、【圖讖】,或者激發【浩然正氣】,嵌合《五常五行學》,獲得獨特的能力加持。
從蘇牧這裡全面瞭解了儒家四派後,楚中行繼續翻閱著《春秋》,心中對道家有了好奇心。
無論是兵家,還是儒家,這兩個學派中都有道家的影子在其中。
譬如兵家的兵陰陽,儒家的讖緯神學,都是融合了道家一部分的理念而形成的學派。
“道家,真不愧是百家之祖!”
“若有機會,必定深入的瞭解一下道家。”
和《六韜》一樣,《春秋》一樣晦澀難懂,楚中行自行翻閱,自然很難領悟儒家的修煉功法《五常》。
上一次,楚中行翻閱《六韜》時,有郭孝鼎在一旁翻譯解釋,而這一次,楚中行並未讓蘇牧翻譯解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