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思倩!”
“你的對手是我!”
臺下一聲喝,有人縱身一躍,上得擂臺,他目視滕思倩,朗道:“松鶴派,張影!”
“滕思倩!”
“張影!”
“居然是這對冤家!”
“我想起來了,三年前,這倆打過,當時張影被滕思倩吊著打,怎麼都打不過,卻還要打,最終被滕思倩打的半死,打飛擂臺下躺著不能動,才終於肯認輸。”
“我也記起!歲月不饒人啊!轉眼,居然都已經過去三年了麼!”
……
場中有人記起滕思倩跟張影在三年前的那場比武,堪稱慘烈。
他們不知道後續。
但時隔三年,二人捲土重來,宿命對決,這讓許多觀眾覺得有趣,一部分想看閻闖再次施展‘無影腳’的‘鐵桿粉絲’,頓時就被數量更大、紛紛倒戈的‘路人粉’、‘牆頭草’給壓過去。
“張影!”
“滕思倩!”
“閻師傅,讓他們打!”
“對對對!反正你用嘴也能打架,可以給我們解說,或者指點他們嘛!”
二人呼聲,高過閻闖。
……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閻闖看看滕思倩,再看看後來的張影,再聽聽臺下呼聲,他衝二人笑道:“二位,你們先打。”
打不打的。
閻闖其實無所謂。
如滕思倩。
如張影。
這個級別的對手,他剛才已經打過向嶽,其實不太在意,對宗師路沒什麼影響。
至於《教學相長》,是不是親自動手,就沒什麼影響,只要解說、解析、教導,都能得到反饋,都能相應成長。
雖說這樣指指點點,對滕思倩、對張影這個級別的高手而言,實在膈應,有心胸狹窄的,甚至要結仇結怨。
但閻闖清楚——
“成長路上,哪能一團和氣?”
“我有《教學相長》,就該在比武大會這樣的場合多多利用,哪怕為此得罪幾個人,也值了!”
他不可能就為了照顧具體幾個人、幾個高手的感受而放棄。
武道征途!
一往無前!
去他的‘瞻前顧後’!
“你們打!”
閻闖衝二人拱手,隨即退至擂臺一角,心裡暗道:“我來解說。”
舞臺很大!
給你們了!
……
“張影——”
滕思倩臉上冷峻,她將寶劍扔在一旁,衝張影道:“也好,那就先贏了你,再去會會‘無影腳’!”
她要走宗師路——
閻闖要打。
張影也要打。
一路上所有對手、所有阻攔,全都要掃清。
無分前後。
“來!”
滕思倩爆喝一聲,撲身上前,一記樸實無華的直拳直奔張影面門。
這不是進攻!
這是挑釁!
“好一記直拳!”
“大家看,這直拳又快又狠,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暗藏殺機。”
“當然。”
“對付張影這個級別的高手肯定不夠。”
“但不要因此小瞧滕思倩,她這一拳,攻身為次,攻心為先,用意是激發張影的憤怒,刺激他的情緒,從而使他難以發揮拳法的全部威能。”
“張影呢?”
“他剛才皺眉了,眼中有怒,果然被激怒!”
“好啊!”
“不愧是相識三年,相愛相殺的老對手,滕思倩對張影的瞭解,太深太深!”
滕思倩、張影剛剛交手,甚至滕思倩才只功出一拳,閻闖就已經解說了好些。
別管是不是!
別管對不對!
至少,圍觀群眾一下子就被帶入進去,順著閻闖的話茬被動的進行了思考。
而閻闖的《教學相長》,最需要的就是沉浸,需要的是認真聽講時的思考與反饋。
歷經四五天的比武大會。
再加上從七月到十月,四個月的教學。
閻闖對《教學相長》的機制越來越瞭解,應用的也愈發自如、流暢。
此時。
滕思倩跟張影這一戰,在他眼中,不是單純的宿命對決,更是他瘋狂擢取‘反饋’與‘靈感’的機會。
閻闖打起精神,認真解說——
“滕思倩人稱‘千里追風神行無影妙手’,練的是廣陵學府十八家廣傳拳法之一的‘伏家拳’,這套拳法的特點是,舒展挺拔,發力迅猛,動靜有致,剛柔兼備,節奏鮮明,步法靈活多變,結構嚴謹,功架整齊。無論往返進退,上下起伏,力求協調配合,整個拳法表現出一種瀟灑剽悍矯捷的形態。”
“你們看!”
“滕思倩雖為女子,但拳打四方、腿踢六路,拳腳無不彪悍。”
閻闖結合滕思倩的招式,時而具體時而廣泛的講解‘伏家拳’。
七月份。
閻闖剛剛覺醒‘紫霄宮’不久,就曾遇到廣陵學府中修習‘伏家拳’的弟子上門踢館,那時,普普通通的一個精英弟子,甚至連研習生都不是,閻闖就需要認真對待。
而現在。
轉眼三四個月過去。
時移世易。
當初的崔蘭心、梅素萍,都已經不再是閻闖對手,甚至給他提鞋都不配,即使二三十個一擁而上,閻闖也能輕鬆應對,逐個擊破。
閻闖!
一日三變!
三四月,行千里!
進步太大。
就算是廣陵學府中伏家拳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滕思倩,單看眼前表現,也不是閻闖對手。
但是。
滕思倩!
仍強於張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