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本源經

第84章 (武道卷) 亞聖磨墨 雲軒題詩

在九州大陸,宣紙“紙壽千年”的美稱,其主要原料是檀皮和稻草的混合漿料,其選料嚴格,工藝嫻熟。

成品的宣紙質地柔韌、潔淨平滑、細膩勻整,色澤經久不變,可長期儲存。且品種繁多,有單宣、夾宣、二層夾、三層夾……八層夾之分,分別對應1~9級符紙。

常見的有:羅紋紙:顏色有素白、淺黃兩種,質地細薄柔軟,有明顯的橫紋,韌性強,看上去與絲織的羅綢相似;棉連紙:紙質白潤如玉,細膩、柔軟、勻密,富有綿韌性,無明顯紋路;等等。

而制墨所用材料,是植物、植物油及礦物不充分燃燒所產生的碳素,摻以膠料以及麝香、冰片等名貴藥材壓模製成。故按其所選煙料,分為松煙墨、油煙墨,其中油煙墨又分為桐油煙、漆煙墨、石油煙墨等。

墨的品質,因其選材不同,以“堅而有光,黝而能潤,舐筆不膠,入紙不暈”的程度來判定。

松煙墨,體輕色暗,色澤無光,質細易磨,多用於製作低階文符。

桐油煙墨,體重有光,黝黑泛紫,沉著內蘊,多用於製作高階文符。

而磨墨所用的硯臺,材料豐富多樣,多以洮河石、端石、歙石、易水石、玉黛石、紫翠石、澄泥石、紅絲石、砣磯石等製作。

洮硯、端硯、歙硯、澄泥,是九州大陸的四大名硯……

好問則裕,以上種種關於文符的知識,姜雲軒向周文王虛心請教,而周文王也不厭其煩,一一予以解答。

而周文王也被姜雲軒的談吐學識折服,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對姜雲軒有所輕視,反而對姜雲軒很看重,同時由於年紀的因素,多了一份關愛。

“承蒙教誨,晚輩不勝感激,今賦詩一首,請文王指教。”傍晚,姜雲軒向周文王告別。

“且慢。”周文王看著姜雲軒,急忙叫停,接著說道:“等我取筆墨來。”

少頃,周文王取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筆是周文王自己所用的春秋筆,七級寶器;墨是桐油煙墨,七級符墨;紙是八層夾的宣紙,七級符紙;硯是洮硯,四大名硯之首。

姜雲軒之前聽到周文王的講解,那些知識和華夏多有相似之處,但看到周文王拿出自己最好的珍藏之物,方感覺到華夏的製作,和這些“筆、墨、紙、硯”相比,差距甚遠。

“姜小友,請。”周文王的目光滿懷期待。

“晚輩獻醜了。”姜雲軒拿起春秋筆,周文王親自磨墨。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只見姜雲軒深吸一口氣,凝神定氣,運轉《太初本源經》,運筆在手,飽蘸墨汁,在宣紙上行筆迅捷,妙筆生花,用筆有力,發力流暢。

亞聖磨墨,在韓城,還沒有人享受到如此的待遇。姜雲軒沒有拒絕,如果那樣,也有些虛偽了。

如果被他人知道亞聖給姜雲軒磨墨,肯定會被震驚的目瞪口呆;姜雲軒是誰啊?一個小小的少年而已。

一般情況下,周文王自然不會說,姜雲軒也沒有狂妄到自己去宣揚此事;即便日後周文王無意間提及,恐怕也不會有人相信。

雲軒提筆,若想詩成文符,需要注入浩然之氣,之前姜雲軒不知道,現在經過周文王的指點,他知道了。

“言行磊落正義心,淡看生死如浮雲;日月故而成天道,天地由此為本根;浩然氣生山河壯,快哉風起俠士真;征途漫漫何所懼,但以熱血繪乾坤。”

字者,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把筆抵鋒,肇乎本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