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地球

第38章 設定6:新歐盟的騎士“夥伴騎兵”

“這玩意飛起來,比戰鬥機爽快多了。”

—比利.巴德準校

《名稱由來》

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的夥伴騎兵。

《造型》

標準型為白色塗裝,背部有巨大的機翼,頭部呈錐壯,雙臂纖細,雙腿相對粗壯,好在站立時支撐起巨大的機翼。

可以在人形兵器形態和戰鬥機形態切換,是現在各勢力唯一一款能量產的可變形人形兵器。

《武裝》

高速機炮槍、連射機炮槍、熱能軍刀、高速滑膛炮、導彈。

《開發過程》

新歐盟(NEU)原本是戰鬥機技術領先者,但在“迦太基一戰”中各勢力的戰鬥機都被HER的人形兵器碾壓,迫使NEU開始重視這種新型兵器。

與其他勢力相比,因為在戰鬥機研發上投入巨大,故NEU不肯輕易拋棄他們的戰鬥機開發技術和思路。他們製造的第一款人形兵器,幾乎就是在放大尺寸後的戰鬥機上加了手和腳。這種四不像的戰鬥力自然是悲哀的,這個型號也成了各勢力的笑柄。

痛定思痛,NEU決心在人形兵器的開發技術上讓各勢力歎服。於是更多的資本和更優秀的人才被集中起來。面對HER對其宇宙勢力的不斷蠶食,NEU高層頂住壓力,終於等到了“夥伴騎兵”誕生。

“夥伴騎兵”一投入戰場,就獲得了良好的戰果。單從效能來說,“夥伴騎兵”要強於鷹揚式,可變形機構也給予其更高的靈活性和在大氣層內的飛行能力,讓HER計程車兵感到頭疼。

不過“夥伴騎兵”的缺點也很明顯,這玩意造價太貴了。因為系統複雜,駕駛員的培養也困難重重。所以能上戰場的“夥伴騎兵”數量有限,經常需要面對數量是自己幾倍的敵人。所以“夥伴騎兵”的標準戰術就是打了就跑,跑完再回來打,打完接著再跑。如此重複的高強度作戰對駕駛員的壓力很大,因此NEU對自家駕駛員的待遇是所有勢力中最好的,只要測試合格,就會被授予尉官軍銜(因為數量也是最少的)。

另一個缺憾,是夥伴騎兵背後的機翼沒有收納結構,在巷戰和狹窄地形移動受限,但現在NEU正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