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守將府內
又過了數日。
自然上次攻城失利,魏軍便沒了動靜,連日的堅守,讓魏延也漸生鬱悶。這日,他正和關興在府內下棋,前護軍許允在一旁侍衛。
忽見偏將軍關索急忙跑來拜見:“啟稟驃騎將軍,末將今日領數名哨騎前去探營,發現魏軍各部正在有序退軍!”
“退軍?想必是魏軍前陣子攻城吃了苦頭,知道有驃騎將軍在,虎牢關難以攻克。哈哈恭喜驃騎將軍,讓百萬魏軍不戰自退,了卻了丞相一大疑難啊!”關興興奮地抱拳說。
“哈哈哈,果然是無膽鼠輩呀,我不過是小試牛刀。丞相當年要是聽我之計,早就......”,魏延忽然察覺到關索似乎言猶未盡,於是問道:“關將軍,可是還有話要說?”
關索上來一拜,說道:“正是,末將隨後跟著魏軍的車馬痕跡一路追查,發現魏軍殿後的部隊中赫然樹立起黃色的大纛!”
魏延心中咯噔一下,猛然站起,盯著關索,嚴肅地說:“當真?你看清楚了嗎?”
關索目光堅定地回道:“末將確認再三,的確是黃色的大纛。隨從兵馬雖然不多,但都身披黑甲,面帶鐵罩,十分精銳!末將不敢耽誤,於是火速回來稟告驃騎將軍!”
魏延轉身來回踱步思考著,黃色、大纛,誰都明白,軍中必有魏帝曹睿!黑甲鐵罩的必是宿衛虎士,沒錯,肯定是曹睿!
一想到這,魏延的心開始狂熱的跳動起來。
曹睿必定是見魏軍攻城不利,士氣低落,所以退避三舍,暫避鋒芒。又因為年輕氣盛,料想蜀軍不敢出城追擊,所以親自殿後。
魏延心想,一旦能夠擒住曹睿,魏軍必定大亂,解了洛陽之圍不說,中原也許能不戰而定。
魏延不禁抬頭浮想聯翩,他雖然作戰勇猛,但是性格高傲,恥於被人驅使,北伐期間屢屢請求諸葛亮給他單獨統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著名的計策如子午谷奇謀。但諸葛亮感覺冒險一直不許,所以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如今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擺在面前,怎能不心動?
魏延彷彿看見自己擒下曹睿,被劉禪封為大漢第一功臣,一躍至諸葛亮之上,在朝堂上受眾人禮拜,再也不用看諸葛亮臉色的情景,想想都令人心曠神怡啊。可這如果是誘敵之計.......
魏延不住的來回走動著,一旁的關興、關索也看的焦慮不已。
最終,對勝利的渴望戰勝了理智,魏延猛的拔出寶劍,心想曹睿啊曹睿啊,這可是你自己送上門來,就怪不得我魏延了。
於是她舉起寶劍大呼:“眾將聽令,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即刻點齊兵馬,隨我去衝殺曹魏後軍,生擒曹睿!”
一旁的關興連忙攔住魏延說:“驃騎將軍且慢,此刻魏軍怕是已經走遠,貿然追擊怕是不妥。”
魏延哪裡聽的進去,厲聲說道:“那就現在開始給我追!晝夜兼程追!一定要追上魏軍。魏軍料想我們不敢出城,必然沒有防備,可一戰破敵!”
關興眼見魏延拿定了主意,情急之下只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驃騎將軍三思,諸葛丞相再三叮囑,無論如何都只能堅守,不可出城追擊,我們不可違了丞相的將令啊。萬一敵軍有詐,豈不是得不償失?我軍只須守住虎牢關,待丞相來......”
“夠了!”魏延頗不耐煩的打斷關興說話。不提諸葛亮倒好,此刻提到諸葛亮更是讓魏延多年的怨念都爆發了。
“少拿丞相來壓我,諸葛亮如果真的事事料事如神,當初就該聽我之計,讓我領兵由子午谷直取長安,否則就不用白白浪費這麼多年!如今千載良機擺在面前,諸葛亮遠在百里之外,怎麼能夠知曉?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還只是諸葛亮的令。我在此地,我就是將,我的令,就是將令!”
魏延越說越氣憤,輕蔑的看著關興說道:“我原以為關將軍是英雄豪傑,如今看來不過是唯諸葛亮之命是從的凡夫俗子。罷了,你不願去就留下,我也無須你相助,只率我帶來的一萬五千軍馬即可。你就在城樓上等著你的丞相來吧,待我凱旋歸來看你羞也不羞!”說罷轉身頭也不回地去點兵出城。
關索還想說什麼,無奈將命難違,只好跟著魏延出城。
關興攔他不住,只能氣的捶胸跺腳,回到府中,一面下令收拾關上人馬,加緊城防,一面令人快馬飛報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