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48章 馬謖之死\r

洛陽丞相府

不知過了多久。

諸葛亮緩緩醒來,模糊中看見床前有個人影,脫口而出:“是幼常(馬謖字幼常)啊,快扶我起來。”

來人大驚:“丞相,末將是姜維,丞相何故如此?馬.....馬參軍已經故去多年了。”

諸葛亮揉了揉眼睛,見果然是姜維,略微一笑:“伯約勿見怪,是我糊塗了。”

“丞相對馬參軍厚愛有加,只可惜他違背將令致街亭失守。不過事情也過去多年,請丞相不要傷心了。”姜維忙安慰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問道:“伯約以為今日魏延之罪,和昔日幼常相比如何?”

“丞相明察秋毫,自有公斷。”姜維恭敬地回應。

諸葛亮看了一眼姜維,說道:“魏延啊,勇猛善戰,又是先帝所倚重的宿將,北伐先鋒當仁不讓。只是他性情高傲,目中無人,又喜兵行險招。其實這次兵敗受挫,也是讓他得個教訓,日後好好收斂,明白為將之道不能一味鬥狠求險。如此看來,魏延的確罪不至死。”

諸葛亮隨後笑了笑,“說起來,還得感謝你,要不是你急中生智,令國舅吳懿求情,我軍險些失去一員大將。”

“這......丞相謬讚了。”姜維心中暗驚,丞相當時並未瞧見,卻能聞聲斷事,不可謂不高明。

諸葛亮勉強起身靠在床邊,嘆息良久,望著姜維說:“我與伯約相識六年了,六年來我們亦師亦友。有些話我一直無人訴說,日前魏延之事,讓我想起昔日幼常,一時感傷萬分。”

“說實話.....”,諸葛亮神情暗淡,“其實,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悔恨斬了幼常,如果當初軍中有你這般聰明之士,幼常也許不會死.....”

“馬參軍辜負了丞相,丞相既然已經處斬了他,又何必自責?”姜維安慰道。

諸葛亮仰天長嘆,傷心地說道:“世人都說是幼常負了我,其實,是我負了幼常......我心裡是有苦難言吶。”

姜維一聽,小心翼翼地說:“我雖不才,卻願為丞相分憂。如果丞相不嫌棄,儘可說與我聽。”

諸葛亮看了姜維一眼,微微一笑,”也好,你我今日就敞開心扉。”

諸葛亮說著就陷入了沉思,彷佛在做出重大的決定一樣。

“其實,幼常的失敗,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有一個人,已經預見了這種情況,他比我更瞭解幼常。”

“是誰?”姜維一時好奇起來。都說丞相和馬謖情同父子,居然還有人比丞相更瞭解馬謖?

諸葛亮抬起頭,眼中閃出光亮,”是,先帝。”

說罷諸葛亮彷彿陷入了回憶中,他自顧自地說,”幼常失敗後,我曾告訴大家一段往事。先帝在臨終前,曾交代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可惜,我沒有聽信先帝之言。”

姜維微微頷首,”這事我聽軍中諸將提過,但是先帝何和馬參軍接觸並不多,又是如何得知馬參軍不可大用呢?”

諸葛亮長嘆了一口氣,”這就是先帝高明之處了。先帝識人,目光獨到,往往見微知著,常從日常小事、基層磨練中挖掘人才。”

諸葛亮頓了頓,”說起來,先帝要比我更早任用幼常。幼常最初是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先帝一起進入蜀地的。朝夕相處下,先帝自然對幼常的秉性有所瞭解,所以先後任命幼常為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先帝希望透過這些職位來考察幼常,卻也發現了幼常身上最大的毛病。”

“是什麼?”姜維好奇的追問道。

諸葛亮閉上眼,搖了搖頭,彷彿陷入了痛苦的記憶中,”這些,也都是我事後仔細揣摩悟出。那便是,幼常好論大計,但是內心卻缺乏勇氣和擔當!他在綿竹和成都縣令職位上,針對權貴疑難不敢面對。在任職越嶲太守時,遇到叛軍,又棄官潛逃了回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