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乂強於民政,軍事並不在行,所以諸葛亮任命他暫時代理漢中都督,並派遣了一批偏將輔佐他。
篤信中郎將丁鹹建議道:“我們的兵力不足以阻擋魏軍,應該收縮兵力放棄秦嶺山險,固守漢中周邊要塞漢、樂二城,互為犄角之勢,相互救援穩守漢中。”
典軍中郎將丁鹹也點頭贊同。
丁鹹、官雝,二人都是諸葛亮麾下多年北伐的戰將,言論一出,呂乂、梁緒、梁虔、尹賞等文官都附議贊同。
“我看不可!”剛剛還一直盯著地圖沉默不言的偏將軍劉敏,突然發話。
劉敏,是蜀漢當朝重臣蔣琬的表弟,弱冠時便與蔣琬俱知名,是荊楚一代的賢才。
諸葛亮北伐,蔣琬留在朝中,劉敏便跟隨諸葛亮在前線軍中效力,並被任命為偏將軍,是漢中諸將中官職最高者。
劉敏抬頭堅定地說道:“丞相和驃騎將軍一向高明,歷來守護漢中都實兵外圍,禦敵於外,使敵不能入。”
原來漢中自魏延鎮守時期,便施行“錯守諸圍”之策,即在漢中各圍戍內留重兵抵抗、禦敵於漢中之外。漢中形成了以秦嶺的外圍為一線,以周邊要塞漢城樂城為二線,以漢中城池為三線的完整防禦體系。
“秦嶺山脈險峻,魏軍行軍及糧草運輸極為不便,我軍只需堅守,將魏軍堵死在秦嶺的幾條山溝裡,魏軍糧盡軍心動搖便會不戰自退。相反,如果我們主動放棄秦嶺山險,放魏軍進入平原,漢中男女布野,農谷棲畝,魏軍必定大肆擄掠,一旦魏軍兵員糧草得到補充,我軍便大勢去矣!”劉敏嚴肅地繼續說道。
丁鹹、官雝一聽心中頗為不悅,秦嶺山脈雖然險要,但是蜀軍領兵前去也要拔山涉險,又無營寨之便,少不了風餐露宿。加上兵馬不足,營寨不穩,如果被擊敗也撤退不易,遠不如城池堅固的漢樂兩城來的穩妥舒適。
二人於是說道:“秦嶺山道險峻,容不下大隊人馬,山上結寨也不堅固,我軍本就兵少,如何抵擋魏國數萬大軍?再說魏國水陸並進,如果水軍突襲漢中,我軍在秦嶺山上一時也難以撤下救援。還是不如退守漢樂兩城,互為掎角之勢為上。”
劉敏從容不迫地答道:“此事不難,山上容不下我軍大隊人馬,魏軍也一樣。山路狹窄,魏軍難以集中兵力優勢,我軍居高臨下守住道口,佔據地利,又熟悉地形,何愁不破敵?至於水陸並進,魏軍沿漢水西進是逆流,漢水湍急,魏軍船艦必定行動緩慢,我軍只需在水邊險要處,陳兵列陣,鏈鎖江面,魏軍必不得過!”
好方略!好見識!劉敏不愧是尚書令蔣琬表弟,才識過人啊,太守呂乂心中暗暗讚歎道。
丁鹹、官雝二人還想出言反對,呂乂搶先說道:“劉將軍此計甚妙,可見深得兵法啊。就依將軍之意,請劉將軍、丁將軍、官將軍各領一千軍馬守住秦嶺山脈道口,互成掎角之勢,千萬不要放魏軍過山。梁緒、梁虔兩兄弟領軍二千在漢水邊設防,阻礙魏軍船艦。我自領五千兵士與尹賞隨時後援!”
丁鹹、官雝見代理都督呂乂也發話支援,而劉敏軍職最高,又是尚書令蔣琬表弟,再爭論下去怕是毫無益處。雖然怏怏不樂,二人還是作揖領命,於是眾人都紛紛退下準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