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61章 紙上聯盟\r

“啊!”孫權禁不住叫了一聲,詫異地說:“魏軍這麼神速?蜀國前陣子連連勝利,怎麼會如此不堪一擊!這樣看來,諸葛亮危險了,蜀國大軍,可能要全軍覆沒啊!”

“蜀國大軍先前屢戰屢勝,兵鋒正盛,所以魏國避其鋒芒,接連後撤。時間一久,蜀軍征戰數月,兵力分散,糧草不足,此時已是強弩之末,魏軍抓住時機,乘勢反攻,所以蜀軍一擊即潰。”左將軍朱據分析道:“此時蜀國大軍,滅亡已在旦夕之間,我們即使想去救援,怕也是來不及。因此,陛下應該早作部署!”

“作何部署?”孫權疑惑地問。

朱據和朱桓、全琮交換了一下眼神,全琮出列說道:“陛下,我軍可以援助蜀國之名,增兵蜀吳邊境西陵。

如果蜀軍敗退,能守住漢中,我們則出兵佯攻,以助其聲勢。

如果蜀軍守不住漢中,魏軍乘勢入蜀,我軍則派兵溯江而上,搶佔蜀國巴東地區,堵住三峽之西口,將長江攔腰截斷。

只要我軍能佔據巴東地區,魏軍即使滅蜀之後,也無法順江而下,長江天險仍可為我所有,我國仍可憑此天險,與魏國對峙。

我軍站穩之後,還能見機與魏軍爭奪蜀地。這是千載良機,請陛下不要遲疑!”

“這......”孫權一時心裡犯難,別看東吳和蜀漢已有盟約,其實孫權內心時刻都想吞併蜀漢,與魏國形成南北對抗,只是時機未到。如今時機看似不錯,可是難免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嫌,傳揚出去,怕是要落下背信棄義、被天下人恥笑的罵名。

“全將軍此言差矣!”張昭面色嚴峻,義正言辭地反駁道:“聖人云,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興。我國既然與蜀國簽約了正式盟約,此事天下人皆知,又怎能背信棄義,趁火打劫,攻佔盟國之地。我們絕不能出兵蜀國,失信於天下,被世人恥笑,使陛下蒙羞啊!”

“張公此言真是迂腐書生之見。”朱桓聞言冷笑道,“亂世之中,只講仁義如何生存?自古以來,凡結盟者,都是為了自身安全和利益。

當初陛下與蜀主劉備結盟,是為了抵禦曹操,保衛江東。

可是當關羽雄踞荊州、威脅江東時,此盟約便不再有效,我們便出兵奪下荊州。

後來陛下摒棄前嫌,再次和蜀國結盟,還是為了兩國聯合,與魏國抗衡。可見陛下何其英明!

此間厲害,都是以國家為重,當結盟時則結盟,該毀約時就毀約,只有如此,才能安邦定國,使我大吳一直搶佔先機,永遠利於不敗之地。

如今,蜀軍朝不保夕,魏軍隨時可能擊敗蜀軍,趁勢入蜀,順流而下威脅我國。陛下怎可被已變得毫無用處的盟約束縛住手腳,置國家安全利益於不顧!陛下三思!”

張昭又氣又急,臉色變得煞白,一時也說不出來話。

孫權其實對張昭和全琮、朱桓等人提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對策都不滿意,認為一個過軟,一個過硬,都不便實施。

但是為了不影響君臣關係,孫權也不好直接予以否定。於是孫權連忙安撫,眾人一時無言,宮殿陷入了安靜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