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62章 江東之柱\r

宮中陷入一片安靜,大家都在靜靜地等待孫權的決定。孫權掃視一圈,剛好看見太子孫登,可能是想要試試太子的能力,便問道:“太子怎麼看呢?”

孫登,字子高,是東吳大帝孫權長子,孫權對他傾盡心血,努力培養成優秀的接班人。

孫登十七歲時,孫權便為他迎娶周瑜之女為王太子妃。孫權在武昌稱帝時,孫登就被立為皇太子。

孫權派了四個人,分別是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張昭之子張休、顧雍孫子顧譚、名將陳武之子陳表輔佐他,這些人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外圍還有個龐大的智囊團,人才濟濟。

孫權遷都建業後,孫登繼續鎮守武昌,最重要的助手是上大將軍陸遜,也設相對完整的政府班子,集中了一批東吳的精英。這套豪華陣容就是為了眾星捧月,讓孫登儘快適應一把手的角色。

而孫登也不負眾望,知書達理,忠厚孝順,辦事謹慎,禮賢下士,頗有仁君之風。此次剛好回京進見孫權,所以孫權讓他一起議事。

孫登彬彬有禮地作了一揖,答道:“兒臣以為,眾位大臣都是為了國家考慮,都無過錯。只是此事事關重大,需慎重決定。”孫登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上大將軍陸遜,深謀遠慮,又長期駐紮在臨近魏蜀前線,兩國形勢,想必知之不少,可請他前來商議對策。”

眾人一聽都覺得有理。

“是啊,上大將軍智謀超群,荊州破關羽,夷陵破劉備,石亭破曹休,威震八方啊,他必定有所高見!”

“是是是,太子高瞻遠矚,上大將軍駐紮武昌,對魏蜀兩國之事朝事夕聞,必定比我們更有對策!”

“對啊,上大將軍怎麼還沒來.......不是說幾天前陛下就下旨徵召了麼?”

陸遜,字伯言,是吳國重臣,昔日以一介書生成為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吳國大都督,沒想到一鳴驚人,荊州破關羽,夷陵破劉備,石亭破曹休,威震華夏。

特別是夷陵之戰大敗劉備,使劉備鬱鬱而終;石亭之戰設計埋伏圍殲曹休十萬大軍,也使曹休慚恨而死。

這兩戰奠定了東吳強國地位,使得蜀漢、魏國數十年不敢小覷進攻,可謂一戰定國。孫權也在石亭之戰勝利後乘勢稱帝,陸遜可謂功勳無二。

陸遜智勇雙全,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孫權把他比做成湯時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不斷提拔他,前無古人地在大將軍之上又設定上大將軍,地位高於三公,可見恩寵。

孫權遷都建業後,留太子孫登、皇子及尚書九官等在武昌,徵召陸遜到武昌輔佐太子,統領留守武昌的宮府事宜,並掌管荊州及揚州豫章等三郡事務,主持東吳軍國大事。

但是陸遜早年喪父,自幼被同族從父、廬江太守陸康收養。

可在公元一九四年時,孫權之兄孫策攻打廬江,兩年後廬江陷落,陸康病死,陸氏宗族百餘人也死了一半。

後來孫策病死,陸遜進入孫權幕府擔任幕僚,孫權非常賞識陸遜,不但一直提拔他,還將孫策之女下嫁給他。

沒人知道從仇敵搖身一變成為仇人女婿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也許是為了宗族利益,也許是被孫權感化摒棄前嫌,但是畢竟有殺親之仇,孫氏和陸氏之間感受始終有些微妙,並且隨著近年來陸遜威望的不斷提高、陸氏家族開始崛起,也引起了孫權的一絲擔憂和警惕。

孫權心中突然咯噔了一下,不太舒服,陸遜什麼時候有了這麼高的威望了,連太子也......自己執掌東吳已經三十多年了,一直受到那些武將大都督的制約。眼前這國家大事,沒有陸遜還做不了主了?自己還算是吳國之君嗎?

就在孫權胡思亂想之時,宦官再次進殿通報:“啟奏陛下,上大將軍陸遜奉旨回京,現在殿外恭候陛下召見!”

陸遜的到來瞬間讓孫權清醒過來,他明白此刻還不是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時候,還得倚仗陸遜出謀劃策,於是連忙高聲說:“快請!快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