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62章 江東之柱\r

陸遜剛一走進大殿,孫權便激動地離座說道:“伯言怎麼來的這麼遲,朕等得好苦啊!”

“請陛下恕臣遲來之罪!”陸遜連忙解釋道:“臣接到陛下詔書,本想立即啟程回京,但是又考慮到魏軍近來對荊州進行調防,襄陽魏軍兵馬調動頻繁。所以,臣不得不重新部署兵力,並留下車騎將軍朱然鎮守江陵,以防不測,所以遲來幾日,請陛下恕罪!”

“伯言何罪之有!”孫權微笑著說,“古人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上軍情瞬息萬變,為將者理應隨機應變。伯言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使朕深感欣慰。以後荊州防務,伯言可自行處理,不必事事奏報。”

“謝陛下恩典!”陸遜抱拳說道,“臣聽聞魏蜀兩國派使者到來......”

“正是!”孫權一臉嚴肅地說道:“此事眾說紛紜,所以朕一直來等你前來為朕一決!”孫權說著又讓人把剛剛大臣的爭論說了一遍。

“陛下不用太過擔憂”,陸遜聽完胸有成竹地說道,“據臣所知,虎牢關之失是因為蜀國大將魏延一時貪功所致,蜀國大軍未損。

此外,臣在來的路上得知,諸葛亮調兵遣將、運籌帷幄,全殲魏國偷襲後方的兩路大軍,如今已無後顧之憂,其餘幾路攻關魏軍也無功而返,只剩下魏帝曹睿親率的兵馬尚在虎牢關,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遷延不前,沒有乘勝進逼洛陽。

既然如此,諸葛亮必定已有充足時間做好準備。

接下來魏蜀兩軍的正面交戰勝負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此時已沒有了覆滅之憂,可全力與魏軍決戰。”

“此話當真?”孫權一臉驚訝的問道,“諸葛亮難道是神人?朕原本意料他最好的情況是放棄洛陽,全身而退入關中,保長安。沒想到在如此不利的情況,諸葛亮居然可以反客為主。此人真是遠勝其先主劉備!”

“是啊,諸葛亮先前出師數次無功,近年來一改常態,屢出奇謀,詐死敗司馬懿、智奪洛陽,都令人刮目相看。蜀軍現今如此強悍,魏國已顯頹勢。長久下去,蜀強魏弱,不是我國之福,陛下也應早做打算,伺機圖取中原。”陸遜憂慮地說道。

孫權微微點頭,“伯言說的有理。不過眼前最緊要的事情,還是如何處置魏蜀兩國出兵請求?”

陸遜想了一會,答道:“依臣之見,魏國絕難驟勝,我大吳與魏本是敵國,就算拒絕所請,魏國畏懼我長江天險,又能奈我何。

而我國與蜀國目前仍是盟友,需要聯手抗衡曹魏,所以於情於理都不好拒絕,更不能兵戈相向,以免蜀國惱羞成怒,與我反目成仇。

所以,陛下可答允蜀國所請,下令出兵一萬,進駐濡須,威逼魏國壽春,再由荊州出兵一萬,進逼魏國襄陽。

如果蜀勝,我軍則趁勢增兵攻取壽春和襄陽,如果魏勝,我軍則佯攻壽春和襄陽,使得魏軍回救不敢長驅直入蜀中。如此,可謂萬全之計!”

眾人一聽都歎服。

“好計謀!”孫權拍手笑道,“伯言思慮周全,真是江東之柱,國家之福啊,就依你之計。”

“不過......”孫權面露微笑說道:“如果蜀軍大敗,諸葛亮被擒殺,魏軍趁勢攻入川中,我軍又當如何?”

陸遜聞言也微微一笑,作了一揖,“如此,陛下當自有聖斷。”陸遜停頓了一下,“臣在離開之前,已悄悄令驃騎將軍步騭在吳蜀邊境西陵附近藏兵數萬......”

孫權望著陸遜,滿意地點了點頭,君臣相對大笑。

剩下的,就是看魏蜀洛陽決戰了。但無論誰勝誰負,獲利的永遠是大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