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東北面蒲津關
提起關中與東部地區的交通,人們很容易聯想起著名的潼關天險。其實,關中東部還有一座非常重要的關口,它扼守著關中與今山西直至河北一帶的交通幹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就是千年雄關——蒲津關。
蒲津關位於黃河西側,扼守黃河蒲津渡口,與山西隔河相望,為關中與山西之間的重要通道,是河北西入關中的重要跳板。如果說潼關是關中的正門的話,那麼蒲津關就是關中的側門。潼關依託崤函,地形險要,易於固守,而蒲津關東西兩側卻地勢開闊,平夷無險,除非平素經營已久,否則不易固守。東西方對峙,往往膠著於潼關,此時,如果從蒲津關找到突破口,一旦渡河過關,則使潼關天險處於無用之地,關中腹地直接暴露。
司馬懿此招十分高明,諸葛亮也深知其中厲害,因此派霍弋、黃崇領兵一萬駐守蒲津關,同時後方由大漢皇帝劉禪領重臣坐鎮長安,並讓關中都督李嚴引軍一萬隨時準備增援。
數日前
蒲津關城樓
霍弋、黃崇在關上巡視城防。兩人靠在城牆上,眺望著不遠處渡口的滾滾黃河,陷入了沉思。
霍弋,字紹先,父親是劉備麾下名將霍峻,昔日劉備攻打益州劉璋時,留下霍峻駐守後方根據地葭萌關。霍峻以區區數百人堅守一年,並大破劉璋部將萬餘人,深得劉備器重。可惜英年早逝,劉備便將其子養於府中,與太子劉禪一起培養。
霍弋自幼受到劉備和諸葛亮等人關愛,心中立誓要取得像父親一樣的功績。如今正是千載良機,當年父親數百人便可堅守關隘,如今自己手握上萬兵馬,定要讓魏軍有來無回。
黃崇,是蜀漢前重臣鎮北將軍黃權之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黃權走投無路投降魏國。劉備知道他的苦衷,並未為難黃權家眷,黃崇就是黃權留在成都的兒子。
儘管朝廷對黃崇母子一如既往,作為降將的兒子,黃崇仍然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使得黃崇自幼發奮讀書,注重真才實學,很快成為蜀漢二代中的翹楚。他期盼有朝一日能夠為國效力,以報答先帝和諸葛亮的寬宏大量和厚待之恩。所以黃崇此次很看重諸葛亮給的機會,心中下定了決心要和城池共存亡。
兩位將軍一位是要承繼父志,再創輝煌,一位是要洗刷恥辱,報效朝廷,心中都默默憋了一股狠勁,發誓要打好這一戰。
霍弋轉身對黃崇說:“黃將軍,城池上的箭弩、擂木、滾石是否已經齊備?”
黃崇胸有成竹地回道:“霍將軍放心,我已經再三檢查過了。魏軍如敢來犯,保證迎頭痛擊!”
霍弋滿意的點了點頭:“好,我軍和魏軍在河岸交戰,首要弓弩,定要保證充足。”霍弋忽然想到什麼,問道:“對了,丞相賜予的寶貝現在何處?”
黃崇笑著說道:“按照丞相吩咐,已經全部安置在城頭了。丞相真是神人啊,有此寶貝在,就算魏軍兵力數倍於我,我軍可以一當十,有何可懼?”
“是啊。”霍弋微笑著,眼中流露出敬仰的神情,“我們守衛的不僅僅是關隘,在我們身後的是陛下啊,所以務必需要謹慎小心。走吧,我們一起再去親眼瞧瞧!”
蒲津渡對岸
驍騎將軍秦朗望著黃河對岸城關上的蜀軍,鄭重地說:“蜀軍霍弋和黃崇是兩個無名的乳臭小兒,我軍應該趁敵軍立足不穩,向蒲津關發起猛攻,儘快清除掉這隻入關中的攔路虎。蒲津關一破,關中長安就唾手可得。據傳蜀主劉禪就在長安,如果能夠擒獲劉禪,蜀軍將不戰自退,必是大功一件!”
秦朗,字元明,曹魏將領,是呂布部將秦宜祿與杜夫人之子。呂布死後,曹操收納杜夫人,秦朗隨母住在曹府,甚得曹操喜愛。曹叡即位後,秦朗被召命為驍騎將軍,並且經常伴隨曹叡出行,深得寵信。
秦朗曾率兵平定鮮卑軻比能和步度根的叛軍,平叛後曹睿令他不用回朝,直接領軍由河北參戰攻打蒲津關。
“秦將軍所言極是!”都尉典滿接著說:“我軍兵力佔優,應該晝夜不停,輪番攻關,不給蜀軍以喘息之機。如果延遲了,只怕蜀軍又有援軍。末將不才,請求擔任先鋒,率先攻城!”
典滿,是曹操猛將典韋之子。典韋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是曹操的宿衛大將。宛城之戰,典韋為保護曹操不幸戰死,於是曹操和曹丕父子都善待其子典滿。典滿有先父之風,勇猛過人,常思報效朝廷,重現先父威名,因此請求作戰擔任先鋒。
“好!”秦朗拍了拍典滿的肩膀,嚴肅地說道:“既然典滿將軍有如此勇氣,就請率軍立刻攻打蒲津關。你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此關,有畏縮不前者,斬立決!”秦朗說完又笑了笑,“祝將軍旗開得勝,再現令尊威名,我在這裡靜候將軍佳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