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軍中
滿寵、田豫領命後,擺出三角鋒矢陣型,隨即領前軍發起突擊。
眼看就要突入蜀軍陣中,二人突然變陣為鶴翼陣,兩翼迅速散開直插蜀軍陣後,欲合圍陣後的遊騎。
蜀軍大驚。
諸葛亮一旁的司空楊儀連忙說,“丞相不好了,魏軍突然變陣,衝擊我後方遊騎,想切斷我兩端聯絡。遊騎兵少,恐怕不是幽並突騎的對手,請丞相速速派兵增援!”
“好計策!司馬懿不愧是足智多謀,雖然一時破不得我陣法,卻能避實擊虛,頃刻間就能反客為主!”諸葛亮鎮定自若地說道,“威公莫慌,令各部穩住陣腳。姜維也是智謀之士,手下西涼騎兵又是精銳,大可不必擔心,眼下關鍵之事是誘使魏軍入陣,傳令姜維,讓他務必設計引魏軍入陣拼殺!”
諸葛亮雖然嘴上這麼說,心中其實也著實吃了一驚,沒想到司馬懿一開始就出殺招,上來就派王牌幽並突騎來拼命!
如今也只能依靠姜維隨機應變,但願姜維能夠不負所托。
“諾!”傳令兵領命,令旗手揮旗發號施令。
陣後的姜維收到指令,又看了看洶湧而來的魏軍騎兵,當即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他迅速收攏兵線,令騎兵架起長槍,並召集平北將軍馬岱、牙門將軍傅儉、偏將軍關索、虎騎左右部督趙統趙廣,傳達諸葛亮的命令,準備應對魏軍衝擊。
魏軍一看陣勢,也暫停了下來,調整陣形,準備再重新發起衝鋒。
兩軍一時對峙起來。
諸位將軍中,趙廣、趙統是名將趙雲之子,趙雲逝世後,二人承繼父志,繼續為蜀漢效力。雖然資質平平,但忠勇尚佳,諸葛亮提拔二人掌管禁軍精銳虎騎,加虎騎左右部督。這次北伐,除了向寵統帥的虎賁軍,劉禪將中央宿衛軍包括虎步營和虎騎營都交付給了諸葛亮,擔任虎騎統領的趙統、趙廣二人一併出征。常年擔任成都皇宮守衛的二人,終於踏上了北伐前線,立志要完成父親趙雲未竟的事業!
傅儉是在夷陵大戰中為劉備作斷後將軍的傅肜之子,傅儉與其父一樣,勇猛異常,被諸葛亮提拔為牙門將軍。
三人都與姜維同輩,是少年將軍,並與姜維交好,尤其是傅肜,雖然有些莽撞但是很有膽略勇武,格外讓姜維另眼相看。
不過這三人都資歷尚淺,只有平北將軍馬岱資歷最深。
馬岱,西涼人,是蜀漢著名將領、已故五虎上將馬超的從弟。
早年追隨馬超大戰曹操,反攻隴上。馬岱與馬超一起歸降劉備後,參與過圍攻成都、漢中之戰等戰役。
馬超臨終前曾上奏劉備,希望能夠厚待馬氏宗族獨存的門戶馬岱。
馬岱久經沙場、多負辛勞,雖然年紀偏長,但依然作戰冷靜而勇猛,深得諸葛亮信任,被提拔為平北將軍,陳倉侯。
不過,姜維與馬岱,似乎並不合得來。
平日裡,二人交流很少。但不知為何,馬岱每次都覺得,姜維看他的眼神,總有那麼一股敵意。按理說二人並無交集,馬岱懂不明白,是自己多心了還是有別的原因。不過馬岱在軍中獨來獨往慣了,也就沒細究這些。
如今大戰在即,姜維雖然比馬岱年輕許多,卻擔任了騎兵統帥。
馬岱只好硬起臉皮,靠近身來,剛想開口獻策。迎面又裝上姜維直勾勾的眼神,只看得馬岱一陣心驚。
“我知道馬將軍心裡在想什麼。”姜維平靜地說道。
馬岱一愣,“伯約......這又何必,你我.....”
“本來不必說的,但是今日這情形,確實生死難料。有些話,還是說出來好......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誰?”
馬岱一臉疑惑,“你是姜伯約.....”
“建安十九年,天水郡發生羌、戎叛亂,冀縣功曹姜冏,為保護郡太守姜敘,力竭而死,留下了一個十二歲的兒子。”姜維目光平靜地繼續說。
馬岱腦中“嗡”地一下,建安十九年?冀縣、姜敘?怎麼聽著這麼耳熟?這一個個看似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呀,馬岱忽然陷入了回憶。
“啊!你是.....”馬岱恍然大悟。
建安十九年,馬岱跟隨彼時的從兄馬超,在涼州割據叛亂,繼續抵抗曹操。攻打涼州時,涼州皆降唯冀縣尚存,冀縣乃兵家要地,馬超晝夜強攻。冀縣自刺史韋康以下,官軍死傷甚多。城破之後,冀縣姜敘先降後反叛,大敗馬超,殺馬超妻子並至親十餘口,奪冀縣。馬超敗走後又回殺姜敘老母。在這場叛亂中,雙方都是輸家,家族親屬死傷殆盡,著實令人不堪回憶.....
“不錯,那個十二歲的孩子,就是我。”姜維一字一句地說道。
馬岱閉上眼,不願意再去回想,“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大哥孟起已經不在了,如果伯約是想報仇的話,就請殺了我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