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國之武侯續命

第19章 宗親私議\r

洛陽燕王府中

“燕王貴為當今皇叔,當領著我們聯名向陛下進諫,早早遷都才是!”燕王府的宴席上,駙馬夏侯楙率先發問。自此數月前提出遷都建議後,夏侯楙一直耿耿於懷,多方拉攏,誓求成功。

燕王曹宇,字彭祖,是曹操第九子,神童曹衝的同胞兄弟,曹操為其娶張魯女。曹宇雖胸無謀略,但性情恭順溫和,又因少年時和曹睿親近,因而頗得魏帝曹睿敬重。夏侯楙心知曹宇分量,便請夏侯氏和曹氏親貴齊聚於燕王府,共商國事。

與會曹氏親貴以燕王曹宇為長,還有已故大將軍曹真之子曹爽,已故大司馬曹休之子曹肇;夏侯氏除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外,還有已故徵西將軍夏侯淵之侄孫的夏侯玄,可以說曹魏數代親貴齊聚於此。

“這.....夏侯駙馬忠君愛國,令人敬佩,只是遷都…遷都之事還需計議,還需計議。”曹宇素來庸碌無能,平日只知迎合聖意,哪裡做的了主張。

夏侯楙眼見曹宇沒了主意,忙向一旁的眾人使了使眼色,只見一人嘆道:“陛下因遷都一事日夜憂慮,以致龍體欠安,我們都是大魏宗親,當為陛下分憂才是,怎麼能再三拖延計議?”說話的人是屯騎校尉曹肇。

曹肇,字長思,是已故大司馬曹休之子,容貌俊美,有當世才度,深得曹睿寵信,與曹睿同食共寢,因而探知曹睿近身體染恙。

眾人聞言都大驚,這陛下憂愁染恙,做臣子的,心何安呀!

只聽一人朗聲說道:“依我看,遷都關乎國家大事,陛下聖駕安危。如今諸葛亮虎視洛陽已有數月之久,洛陽有旦夕之禍,而陛下因為此事聖體欠安,我們宜速下決斷,聯名勸陛下早定遷都。我觀許昌地處中原腹地,原本就有行宮,又有交通之便,可暫為陪都。他日情形好轉再回洛陽不遲!”說話的人正是羽林監、當朝名士夏侯玄。

夏侯玄,字泰初,是夏侯氏第三代中的翹楚,其人儀表堂堂,才華出眾,且忠於皇室,但因言行不當、作風浮華被曹睿責罰,一直尋機再獲起用,因此積極響應夏侯楙。

“表弟所言甚是,如此陛下當無後顧之憂了,就遷都許昌!”武衛將軍曹爽拍桌而起,大聲附和。

曹爽,字昭伯,是已故大將軍曹真之子,夏侯玄的表兄。曹爽自幼與魏帝曹睿交情很好,曹睿即位後命他都督皇宮宿衛禁兵。

“好主意,我也贊同!”領軍將軍夏侯獻也起身附議。

夏侯獻是曹操族人,官至領軍將軍,與曹爽同掌禁兵。夏侯獻雖然並不知名,但是作為曹氏族人,忠心耿耿,曹睿也對其賦予重望。

“哦哦,是是是,陛下龍體欠安,我們臣子理應分憂,遷都有理,遷都有理。”曹宇眼見曹肇、曹爽和夏侯玄都相繼發話,既有曹氏親貴,又有當朝名士,自然怠慢不得。

“但是,蔣濟屢次勸阻遷都,怎麼辦呢?”曹宇還是沒個主意。

曹爽恨恨地說道:“蔣濟昏聵老邁,不足為慮,況且蔣濟和司馬懿沆瀣一氣,陛下原本就不喜歡司馬懿,司馬懿又誤國負君,這次陛下必定不會相信蔣濟說的。如今正可趁此良機,肅清蔣濟等朝中司馬懿黨羽,大魏還是得靠我曹家自己人!”

曹爽之父曹真是魏國名將,位列大將軍,數次成功抵禦諸葛亮進攻,久負盛名。但曹真卻一直不滿意司馬懿與自己同為曹丕託孤重臣。身為兒子的曹爽,耳濡目染多了,自然也不喜歡司馬懿。加上他在曹睿身旁待久了,非常瞭解曹睿。曹爽也厭惡司馬懿權傾朝野之狀,並且因為父親曹真和司馬懿的舊怨,曹爽早就想取而代之,肅清朝內司馬懿黨羽,成就功業。因此對司馬懿的舊交蔣濟,也頗為忌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