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李嚴上下打量一番諸葛亮,忽然邪魅一笑,“哎喲,是丞相啊,丞相說的自然是對的,眼下,當然平叛最重要.....不過.....\"
李嚴話鋒一轉,”我素來聽聞丞相賞罰分明,重信守諾,那麼,在商議平叛之前,有些之前的事情,有些之前的承諾,是不是也得,先算清楚啊?“
諸葛亮眼角微微抽動一下,隨即很快恢復了平靜。
他神態自若地微笑道,”那是自然,有什麼之前的事情,李司徒儘管說來。“
”好!“李嚴立即回應道,”看來丞相似乎不太記得了,那便讓我來替丞相回憶回憶!“
說罷李嚴環顧四周,朗聲道,”諸位,就在不久前,就在這大殿之內,丞相是不是曾經親口說過,他已經委派大將軍前去調查遼東之事,若是郭淮造反,那便......“
”若是郭淮真的造反,那便是我識人不明,我甘領罪責。\"
忽聽一個聲音從李嚴背後傳來。
李嚴一愣,扭頭望去。
“我說過的話,自然是記得,不勞李司徒提醒了。”諸葛亮面露微笑回應道。
眾人聞言皆大驚,一時不該如何是好。
的確,當日丞相是說過這話,但是,沒人預想到會真的......
這可怎麼辦啊,總不能真的給丞相治罪吧?
其中,最為震驚的,莫過於一旁的大將軍姜維!
此事,丞相從來沒有說過啊!
他這才發現,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自己走後,朝堂上就遼東之事,應是發生過激烈的爭論!
不用想都知道,丞相當時面臨的壓力有多大!
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事情已經緊迫到了,丞相居然親自擔保的地步!
為了替自己圓一個心願,為了給伯濟一個機會,丞相不惜以自身作保,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立下了軍令狀!
可是自己卻渾然不知,遼東之行,自己不僅徒勞無功,還因心智大亂,獨自返回,貽誤了最佳的防禦良機。
要是知道丞相承擔了這麼大的罪責,自己說什麼也.....
姜維咬緊牙關,狠狠地握緊雙拳,挺身而出,“李司徒!一人做事一人當!伯濟叛亂,是我在丞相面前力主調查,也是我願意擔保的!此事,罪在我一人,你不要攀扯丞相!”
李嚴見狀得意地冷笑一聲,“呵呵,看看,還真是師徒情深啊......呵呵,大將軍彆著急,你的罪責,也多著呢,自然是逃脫不了的。”
“我?”姜維一愣。
“不錯!”李嚴一副嚴肅的模樣,“呵呵,你以為,此次叛亂因何而起?當日,在洛水河畔,若不是大將軍你不聽從楊長史之言,沒有對在場的家僕斬草除根,焉能有今日之禍?”
“我!”姜維啞口無言。
“還有!”李嚴繼續義正言辭道,“我沒聽錯的話,在遼東軍營,是大將軍你親口承認了楊長史陰謀陷害之事對吧!呵呵,原來郭淮僅有那家僕一人之言,大將軍完全可以否認此事。那樣一來,郭淮就算起兵叛亂,也可以說是師出無名!可是,大將軍你做了什麼!你竟然為了一己私心,親口承認此事!大將軍,你不會不知道承認此事的後果吧?可是,你依然這麼做了!試問,彼時在大將軍心中,可還有半點家國天下?”
說到最後,李嚴義憤填膺道,“要我說,此次叛亂,前後種種,完全是由大將軍你一手造成的!郭淮誠然有罪,大將軍你,也是難逃禍國的罪責!”
李嚴的話,擲地有聲,久久迴盪在安靜的大殿內。
眾人都驚呆了,李嚴今日定是瘋了,先後問罪於當朝丞相和大將軍。
還真是大膽!
不過眾人內心亦是暗暗歎服。
因為,李嚴的指責並非空穴來風,沒有道理。
諸葛亮素來依法治國,今日就看看,丞相到底如何處理此事.....
“我.....”姜維自身爭辯不過,於是閉目長嘆。
罷了罷了,無論如何,李嚴說一點說的對,此事皆因我而起,那麼,所有罪名,皆由我一人承擔吧,只要不牽連丞相,讓我做什麼都行!
就當姜維下定決心之時,只聽一個聲音傳來。
“李司徒,你說的對。我既然有所承諾,自然要承擔罪責後果.....至於伯約,的確也有處事不當的失職之罪,我也絕不會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