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上,碧波萬頃,驚濤拍岸。
兩支船隊如兩柄銳利的刀刃,劈開茫茫的海面。
十餘艘大船在浩渺無垠的海天之間浩浩蕩蕩,乘風破浪,自昌國州海路穿梭而過。
左側船隊的桅杆之上,一面巨大的旗幟獵獵作響。
旗面上一隻展翅翱翔的天鷹神俊雄偉,雙目如炬,銳利的眼神彷彿能洞察世間萬物。
翅膀展開的瞬間,彷彿要撕裂這茫茫的海天。
這正是天鷹教的旗幟,那鮮明的標識,在海風中彰顯著其無上的威嚴與霸氣。
右側船隊的旗幟同樣醒目,巨大的龜蛇盤踞其上。
那龜甲堅硬厚重,彷彿承載著千年的智慧與沉穩;蛇身蜿蜒矯健,彰顯著致命的殺機。
龜蛇相纏,似在暗中較勁,又似在相互守護,神秘而威嚴,正是宋家莊的標誌。
天鷹教的旗艦之上,殷素素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正抱著玉面火猴說悄悄話的孩兒張無忌,殷素素的美眸中閃過一絲複雜。
知子莫若母,她能明顯的感覺到,自從經歷了昨夜的事情後。
孩兒張無忌已經悄然發生了某種變化,這或許就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成長吧。
遙想自己年幼時,也是天真爛漫,不諳世事。
追憶往昔,殷素素的目光自張無忌身上挪開,緊緊地盯著右側的宋家莊船隊,眼中閃爍著寒光。
本想著派人提前出發,前往天鷹教總壇通風報信。
可不成想宋青書竟然會如此果斷,雷厲風行。
一處理完與波斯明教的衝突,就即刻啟程出發。
直到這時,她才回過味來:“難怪剛開始波斯明教吵鬧動手時,宋青書沒有及時出面,原來是一早就去安排船隊啟航的事情去了。”
纖纖玉手手不自覺地握緊,心中湧起一股不甘。
想她天鷹教自立教之初,在江湖中向來強勢。
除過王盤山島那一次,何時受過這種明裡暗裡的欺辱?
可偏偏宋青書這廝,手段如此狠辣,算計如此精準。
盡好似事事都能快人一步,料敵先機,提前一步堵死所有的漏洞。
不給其他人一點算計他的機會。
小小年紀著實可惡,著實可怕!
聖火令事關明教教主之位,絕不能有半點差池。
她不是沒想過透過丈夫張翠山,出高價贖買聖火令。
但得到的卻是宋青書的婉言謝絕,這讓她意識到宋青書或許得知了某些訊息,想要待價而沽!
當今明教四分五裂,想要爭奪教主之位的高層大有人在。
並非只有他們天鷹教一家。
而在右側的宋家莊船隊中,居中的一艘大船氣氛卻顯得壓抑而沉重。
波斯明教剩餘的教眾齊聚於此,個個面色難堪之極。
想他們自南海出發時,有炮船三艘,教眾數百人,那氣勢可謂是浩浩蕩蕩,睥睨一方。
信心百倍,處處流露著光明聖教的驕傲與威儀。
然而短短數日之間,卻是損兵折將,死傷慘重,狼狽不堪,近乎為囚。
三艘炮船,那曾經在海面上威風凜凜的利器,如今連同火炮一同盡數被扣下,失去了往日的威風。
就連很多傷員,也被客氣的強留在了人生地不熟的東海渤塗島上。
那看似客氣的舉動,實則透著一股不容抗拒的強硬。
只剩下他們這幾十名還有一戰之力的教眾,被裹挾著繼續向著未知之地進發。
船隊旗艦之上,功德王幽幽轉醒,望著圍在身邊的風雲月三使、阿薩辛四人,心中滿是苦澀與無奈。
曾經犀利無比的眼神,如今也變得黯淡無光。
他們光明聖教在波斯稱霸一方,有著無上的榮耀與尊嚴。
可如今來此中土一行,卻在這東海之上,被人當成猴子一般接連戲耍。
待的從風雲月三使口中瞭解情況後,功德王才喟然長嘆一聲。
“是我們錯了,初來乍到、不通情報,只想當然的認為以金毛獅王護教法王之尊,定是此方勢力的首腦。
卻是沒有想到,是宋青書那個少年主事,金毛獅王竟是他負責押運的囚犯。
現在仔細回想一下,宋青書在看到我們與金毛獅王結盟時,一定在嘲笑我們有眼無珠。
一步錯步步錯,竟然是落得這般悽慘的下場……”
一旁的流雲使出言勸道:“那宋青書雖然強橫無禮,巧取豪奪,但他給出的價碼也有可取之處。
若是真能保障我教在大江上通航無憂,一路直抵漢中地界。
那我們距離抵達中土分教的總壇—光明頂,就只剩下了一半的路程……”
異域他鄉,跨國遠行何其兇險。
他們苦行多年,卻依舊被天鷹教所阻,難以真正深入中土。
現在雖是損失慘重,卻終究是有了些許進展。
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妙風使補充道:“那金花婆婆舉止太過反常,明明我等與她的仇怨並沒有到生死相向的地步,她卻躲在暗處伺機伏殺我等……”
輝月使美目流轉,幽幽道:“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那宋青書將我們五人與教眾分開,擺明了是在防備我們鬧事。
這人心機深沉,精於謀算,偏生又武藝高強,麾下也是兵強馬壯……”
阿薩辛作為負責在中土分壇的教中高職,思忖的更加長遠。
語帶苦澀的提醒道:“我們此番與三江幫交惡,教中精銳又盡數被困於此,只怕分壇有失。”
若是放在平常,他們自然是不會在乎一個小小的三江幫,
有功德王與風雲月三位使者坐鎮,便是打上門去,直搗黃龍,踏滅三江幫也不是難事。
可偏生這個時候…
唉!
只能祈禱三江幫在經歷連番大戰後,如他們一般損失慘重,短時間無法返回南海。
不然分壇一旦被滅,他們在廣袤無垠的神州中土,將再無立錐之地。
海風呼嘯而過,吹得船帆獵獵作響。
天鷹教與宋家莊的船隊在這東海之上遙遙對峙,氣氛緊張得如同即將斷裂的弓弦。
而宋家莊船隊中,宋青書站在船頭,目光堅定而沉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