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作為天下第一大派,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其內部的字輩排序,早已被江湖中人打聽的一清二楚。
當今少林派,是以空聞,空智、空性三大神僧為代表空字輩高僧,主持門派事務。
沒有較為重大的事情,輕易並不出山。
故而除了三大神僧外,其他“空”字輩高僧多是聲名不顯。
江湖中不見其人,也未聞其聲。
而少林派在江湖上的事務和紛爭,多由“圓”字輩僧人廣泛參與。
如在龍門鏢局滅門慘案中,少林派便是派遣了九位“圓”字輩僧人前來馳援。
由於少林派一向宣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直都有武功高強的兇人、惡人,或是幡然悔悟主動皈依佛門。
或是被少林高僧尋到蹤跡,以高絕的武藝和大慈悲渡化。
使得少林派的“圓”字輩中,多有武功高強的皈依老僧。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自然是圓真,昔日的一代江湖名宿,混元霹靂手—成昆!
由此可見,少林派,“空”字輩高僧,其份量之重,絕非海沙、巨鯨等幫派首腦可比。
尤其是殷素素,臉色瞬間變得凝重無比。
就在那黃衣老僧看向她時,她便感覺到那眼神中的濃重的殺意。
年輕時,她一直以為少林派都是一幫子吃齋唸佛的禿驢,在江湖中的威名都是吹噓出來的。
所以才殺了少林僧,栽贓武當派,就是想要看一看這兩大門派打起來誰更厲害一些。
年少無知,肆意輕狂,卻不知已然闖下彌天大禍!
天鷹教與少林派的爭鬥,她早已從白龜壽口中得知。
才方知自己看不上眼的少林派,居然會如此之強。
波斯明教眾人眼中皆是閃過一絲驚疑,他們雖不甚清楚中原江湖。
但少林派的名頭,他們也是聽過的,可謂是如雷貫耳。
沒想到中土武林最頂尖的門派也捲入了進來。
金花婆婆目光幽幽,眺望周遭不斷靠攏過來的大小船隻,卻是不甚在意。
武當派與少林派早對成昆、謝遜師徒的處置達成了共識。
兩大門派聯手,其他門派縱使再不滿,又能翻出什麼浪花?
船頭之上,宋青書眼神微微一凝,心中念頭電轉朗聲笑道。
“晚輩宋青書,見過空玄大師當面。
早聽聞四位大師蒞臨東南,只恨晚輩俗事纏身,未能前去拜會,還望空玄大師見諒。
不知空明、空持、空覺三位大師佛體安好?不妨出來一晤。”
關於少林派與天鷹教的爭鬥,宋青書早有耳聞。
此番少林派主持東南戰局的,是以空玄、空明、空持、空覺為首的少林“空”字輩高僧。
在宋青書想來,少林派之所以出動四位“空”字輩高僧,大體也是忌憚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兇名。
畢竟自打白眉鷹王在東南創立天鷹教,十多年間與人動手無數。
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成名高手摺在其手中。
更為令人忌憚的是,這麼多英雄豪傑、成名高手,從未有人能在白眉鷹王手中走過二十招。
如此一來,江湖武林中便盛傳白眉鷹王武功深不可測。
再加之是一教之主,麾下更是不乏強者。
少林派想在天鷹教的主場討公道,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少林派臥虎藏龍,門派內部究竟有多少高手誰也說不清楚。
不過宋青書記得很清楚,在原著屠獅大會期間,少林派一齊出動了三十多名“空”字輩高僧。
縱使這裡面有一半的高僧,只精通、鑽研佛法佛理,不善武藝。
那還剩下十幾位武藝高強之輩,這個數量足夠驚人。
尤其是在屠獅大會之前,少林派就已經被趙敏給橫掃了一遍。
不用多想,在這個過程中必定死傷了許多性情剛烈,不願受辱的高僧。
可以說現在的少林派,得益於大元朝廷崇佛尊道的政策。
幾十年大力發展下來,整體實力達到了一個極其恐怖的層次。
“阿彌陀佛,有勞宋少俠掛懷,三位師弟佛體尚佳,已各領一路前往其他水路恭候貴派船隊。”
此言說的明白,顯然少林派只是聽到了風聲,沒得到確切的訊息。
只能是兵分多路,來了一個守株待兔。
無論宋青書走的是哪一條水路要道,都會撞上少林派的人。
宋青書心中暗道:“這一路急行,片刻不敢耽擱,居然還是被這些江湖勢力堵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