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宋青書

第266章 天鷹相請,金陵相會

青衫翻卷如鶴唳九霄,眨眼間,張翠山已落在碼頭長街中央。

只見他雙臂微展,沉聲勸道:“諸位暫且住手!”

福祿壽三人見張翠山到來,俱是微微一怔,隨後一齊撤招後退,向著張翠山跪拜下去,說道:“姑爺安好,小人殷無福、殷無祿、殷無壽叩見。”

空玄大師見此情形,也只能禪杖一頓,收勢合十道:“阿彌陀佛,張五俠來得正好。”

張翠山先是對著福祿壽三人,還了一揖:“管家請起。”

又與空玄大師見禮,明知故問道:“不知我岳父家的三位管家,幾時冒犯了貴派,竟然引得大師盛怒出手?”

空玄大師眉頭一皺,頗為不滿道:“張五俠既是天鷹教的乘龍快婿,何不問一問這三人,反來問老僧?”

張翠山微微一怔,瞬間明白過來自己剛才的言語有失,當下恭敬的向空玄大師致歉道:“是張五孟浪了還請大師見諒。”

他本是江湖雙文武雙全、一等一的傑出人物,只可惜身陷泥潭,難以脫身,無論作何選擇,都會招人非議。

“哼!老禿驢,不服氣的再來練過,何故來為難我家姑爺。”

殷無福猛地站起逼視空玄,臉上的刀疤猶如一條巨型蜈蚣,隨著他的冷哼在不停的抖動。

殷無祿則恭敬的稟告道:“還請姑爺恕罪,自從得到姑爺、小姐和無忌小少爺回來的訊息後,教主大人就想親自出海相迎,

只是教中恰好來了幾位貴客與教主商議大事,一來二去,竟然耽擱至今。

恰逢姑爺停泊金陵府,教主大人特意前來,在城內擺下接風酒宴。

令我兄弟三人前來請姑爺、小姐和無忌小少爺前去一敘。”

話道此處,殷無祿卻是閉口不言,一旁的殷無壽接話道:“不成想半路上遇見個礙眼的老禿驢,本想順手打發了事,不成想竟然驚動了姑爺,還請姑爺責罰。”

話罷,殷無福已經揮手從周遭引出一隊豪華馬車,顯然所言非虛。

福祿壽三人對張翠山的態度和言語,無不透漏著恭敬,令周遭圍觀的一眾江湖人士暗暗咋舌。

同時心中也在暗自腹誹:“江湖傳言果然不錯,武當派的張翠山當真是做了天鷹教的乘龍快婿。

不知這次少林派與天鷹教的衝突,武當派會相助哪一邊?”

長街中央,張翠山面色有些難堪,他雖知曉自家岳父所建立的天鷹教絕非善類,卻也沒有想到竟然會兇殘到這等地步。

在認下龍門鏢局滅門慘案一事後,與少林派沒有絲毫求和之意。反而是變本加厲,激化矛盾,今日更是膽敢對少林派的空字輩高僧下手。

如此看來,天鷹教與少林派之間的矛盾衝突,是萬萬也難以化解的。

就在張翠山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又有兩道身影翩然而至。

福祿壽三人對著來人恭敬拜倒:“見過小姐,小姐萬福金安。”

來的雖是兩道身影,卻是有三個人,張無忌從白龜壽背上跳了下來,徑直跑到了張翠山身邊。

殷素素與福祿壽三人回禮,不消片刻已是明白了原委。

對張翠山勸道:“夫君,父親既然已經在城中擺下酒宴,總不好叫他老人家久等。我們還是快些帶著孩子進城吧。

義兄的安危有青書和少林派的大師看顧,定然萬無一失。

父親與義兄本是故交,說不得酒宴過後,會親自過來看望義兄。”

張翠山被夾在中間本就難做,此時見妻子言之有理,主要還是最後一句話起了關鍵作用。

這些天他為了保下義兄謝遜的性命,苦思冥想,最終也只是盡人事聽天命的結果。

或許此番赴宴,會有轉機!

心念至此,張翠山再來不及顧念其他急忙向空玄大師告罪一聲,引著妻兒登車而去。

望著越行越遠的馬車背影,空玄大師目中寒芒一閃而過,拄著禪杖返身回了碼頭岸邊。

暮色如血,沉沉潑向金陵城高聳的城牆。

那班駁的牆磚彷彿浸透了歲月與烽煙的暗痕,巨大的城門洞開,卻只疏懶地守著幾個元兵。

他們歪斜地倚靠在冰冷的城磚上,皮甲鬆垮,眼神渾濁,手中長矛隨意地戳在地上,倒像是給自己添個累贅的柺杖。

一個瘦得顴骨高聳的兵卒,正對著進城的百姓拳打腳踢,高聲喝罵。

在看見疾馳而來的豪華馬隊後,卻是連攔也不敢攔,急忙退到了一邊。

馬車轔轔駛入城門洞的陰影不過剎那,一股滾燙喧囂的聲浪便猛地拍擊過來!

殷無福親自駕馭的頭車率先衝入這截然不同的天地。

長街兩側,樓閣飛簷斗拱,密密匝匝幾乎遮蔽了天空,只餘一線暗紅的天光。

各色招幌在漸起的晚風中獵獵作響,酒旗、茶幡、布招,層層疊疊,織成一片流動的繁華。

行人摩肩接踵,販夫走卒的吆喝聲、討價還價的爭執聲、絲竹管絃的靡靡之音、騾馬車輛的軲轆聲……

所有聲音沸騰著、衝撞著,匯成一股灼熱粘稠的洪流,裹挾著脂粉、食物、汗水和塵土混合的濃烈氣息,蠻橫地灌滿了每一寸空間。

張無忌小小的身子幾乎要撲到車窗邊,鼻尖緊緊抵著冰涼的雕花窗欞,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瞪得溜圓,貪婪的盯著外面這活色生香的世界。

街邊一個吹糖人的老翁,枯瘦的手指靈巧翻飛,麥芽糖漿在他掌心吹氣間便化作一隻昂首欲鳴的綵鳳,晶瑩剔透,在漸次亮起的燈籠光暈下閃著誘人的蜜色光澤。

竟是將張無忌看得呆了,小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喉結上下滾動,悄悄嚥下一大口唾沫。

不遠處,一個耍猴的漢子敲著破鑼,披著破舊紅布的小猴正騎在一條瘦狗背上,滑稽地作揖,引得一圈人鬨然大笑。

更遠處,青樓畫閣上,紗幔輕拂,隱約可見鬢影釵光,曼妙的歌聲絲絲縷縷飄蕩下來,混在滿街的市聲裡,奇異地並不突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