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宋青書

第265章 碼頭爭鬥,少林天鷹

“青書,”張翠山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打破了船頭的沉默,目光依舊望著滾滾江水。

“此番我重刻倚天屠龍功,反倒是讓你做了惡人。”

宋青書淡然一笑,神情自若:“五叔不必如此掛懷,倚天屠龍功早已流落王盤山島十年之久。

太師傅,父親與諸位師叔卻從未想過銷燬,自是早已默許了功法外傳。

前有狂徒齊修遠,為獨霸倚天屠龍功,登島傷人,毀石滅字。

今有五叔您再登王盤山島,重刻倚天屠龍功。

日後傳揚開來,必為一代佳話。”

宋青書夙來不在乎個人榮辱,更何況登島傷人,毀去倚天屠龍功的是海外狂徒:齊修遠。

關我武當宋青書何事?

至於武當派之前任由“倚天屠龍功”石刻流落在外,而不銷燬。

宋青書回山後,早已問過父親宋遠橋。

無外乎是因為當時張翠山離奇失蹤,音訊全無,武當派眾人睹物思人,實不忍心毀去張翠山刻下的倚天屠龍功。

張翠山安全迴歸後,倚天屠龍功石刻,毀於不毀,全在一念之間。

而張翠山之所以要重刻倚天屠龍功,不過是想要救下謝遜的罷了。

早先有言,待的成昆、謝遜師徒了卻恩怨,謝遜的生死便全有眾多苦主一手掌之。

是殺是刮,悉聽尊便。

張翠山自海外尋回謝遜,無外乎請謝遜赴死,每近中原一步,每近武當一步,謝遜便離死亡更近一步。

海外十年,八拜之交,約為兄弟,情深意濃。

張翠山豈能無動於衷,鬱結於心,難以抒發,短短數日,已是神情憔悴。

見宋青書不認賬,張翠山不由莞爾。

他此番為救謝遜,重刻倚天屠龍功,以之為引,雖是為救義兄謝遜不得已而為之。

卻也是未經師門准許,外洩功法秘籍,宋青書的話倒是給了他一點寬慰。

正說話間,碼頭方向再次傳來一陣嘈雜的喧譁之聲。

張翠山、宋青書相視一眼、皆是無奈搖頭,也不知又是哪幾家打了起來。

隨著他們臨時停靠在金陵城外的碼頭,眾多江湖人士也湧入碼頭歇腳。

一時間碼頭繁華了不知多少,只是一些江湖恩怨也不可避免的湧入了這座碼頭。

可以說每天都會冷不丁的打殺幾場,而這些恩怨裡的是非曲折,絕非幾句話能講的清楚。

好在此番少林派的空玄、空明兩位大師,攜帶部分弟子,也跟隨船隊在此地落腳,倒是化解調和了不少恩恩怨怨。

反倒是武當派押運金毛獅王謝遜,身處漩渦中心,眾人避之不及,哪裡會有人前來求助。

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煩,畢竟這些天張翠山需要守護謝遜,宋青書需要坐鎮船隊。

一時間也是脫不開身。

若是中了別人的調虎離山之計,豈不貽笑大方?

張翠山與宋青書憑欄而立,江風裹挾著碼頭上愈發喧囂的聲浪撲面而來。

起初只是尋常的嘈雜,但漸漸地,“少林”、“天鷹教”、“空玄大師”、“福祿壽”等字眼。

如同冰冷的鋼針,刺破了江風的嗚咽,清晰地鑽入兩人耳中。

兩人面上的無奈之色瞬間消失,神情皆是為之一變。

少林與天鷹教積怨已久,尤其是英雄大宴之後,雙方爭鬥不休,更是死結。

東海之上,空玄大師對殷素素船隊那若有實質的審視目光,張翠山和宋青書都感覺得到。

只是當時空玄大師似乎另有所思,一直隱忍未發。此刻在這金陵渡口,怎會突然爆發衝突?

念頭電轉之間,宋青書已猜到了七八分。

能讓少林派在碼頭這等眾目睽睽之地與天鷹教正面衝突,唯一的解釋就是——天鷹教來了真正重量級的人物!

使得雙方相互戒備的平衡徹底被打破,平衡被打破。

之所以會猜測是天鷹教來人,是因為在東海那幾日,少林四大“空”字輩高僧齊聚。

若真想滅掉殷素素和白龜壽那支船隊,並非難事。

要殺早就殺了,何必拖延到這個時候?

再加之,年前便有訊息,少林僧眾被天鷹教逼出東南內陸,只在在海外的昌國州落腳。

可見東南江湖中那一句“陸上天鷹教為尊。”絕非虛言。

“莫不是……白眉鷹王殷天正親至?”宋青書心中警鈴大作。

他身形未動,腳下卻如同裝了機括,整個人已如一片羽毛般隨著張翠山一起,無聲無息地拔地而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