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武:開局截胡嶽靈珊

第146章 大明魔神,先天罡氣

木板飄的極快,待安宅船上的東瀛人發現水面上的身影時。

已然來到船頭數丈處。

在砰砰砰砰的火繩槍聲中,羅橫縱身而起,躍上船頭。

“有懂漢話的沒有?”

人尚未落到甲板上,喝問聲先出口。

羅橫內心也已打算好了,接下來這幾天,讓這些人開船送自己到五島藩廳江川城的路上。

一定要學會日常的東瀛語對話。

之前坐新陰派的船時,因為新陰派弟子有很多都會漢話。

這件事都沒有留意。

本來以為這年頭東瀛上層貴族,都崇尚漢文化。

會漢語的人很多,學不學都無所謂。

這段時間的遭遇,才讓羅橫想起來。

其實自打人類從樹上走下來,進化為恐怖直立猿往後。

整部人類歷史程序上,能讓普通人吃飽飯,也不過最後那幾十年。

往前無論是盛世還是亂世。

能不愁吃喝,有閒心追求什麼文化享受的,都只有那麼一小撮人!

咚!

船組頭也就是船長,很痛快的跪下了。

在羅橫養傷的這一個月時間裡。

關於他的傳說,早已經在五島領傳開。

單槍匹馬一個人,殺穿了整座平戶島,包括東瀛三大上忍之一的幻劍宗師眠狂一郎。

還有平戶藩上百號武士,盡死在此人手裡。

傳言中,便是連平戶貿易港碼頭與徽王宮城頭的紅夷大炮,都轟不死這尊魔神。

且從那名東瀛侍女的口中,得知煞星在離開平戶時。

還曾問明瞭與徽王汪直交好的數位領主名號與位置。

這也是五島領風聲鶴唳,在主要的幾大島嶼上,都設下埋伏的原因。

本來像他們這些有些見識的武士階層。

對那什麼大炮也轟不死的流言,還有些嗤之以鼻。

每座碼頭上,埋幾百斤的火藥。

能把小小的碼頭掀翻過來。

這些真正上過戰場的武士,還真不信什麼樣的高手,能在這樣的爆炸中生還下來。

可是,事實就在眼前。

羅橫不僅靠著一塊木板,橫渡了數里海面,衝到船上。

甚至連身上的絲綢衣衫,都沒有半點兒損傷。

再看遠處那冒著濃煙的碼頭。

船組頭可不認為,自己這一船,十幾個武士與幾十個櫓眾水手。

能是這煞星的對手。

“既然聽得懂漢話便好,若想活命,調頭去江川城。”

羅橫沒有廢話。

先前開船送他去平戶的新陰派眾弟子,全數葬身大海。

傳言中倒是很少有涉及到新陰派的內容。

這些人不疑有他。

有時候羅橫也很難理解這些人的思考方式。

總有些人會認為,高手都應該是人品過硬,說話算話的。

或許是人們總會下意識的感覺。

只要道德高尚,品行過人者,方有機會得上天垂青,可以出人頭地?

這大概是儒家思想教育下來的結果。

不過,羅橫可不是那種道德君子。

什麼宗師就應該講究風度,不應該以大欺小,對普通人動手。

宗師就應該一言九鼎,說話算話之類的規矩。

在他這兒可行不通,他自認自己就是道德窪地。

中通島碼頭,距離江川城,走陸路不過五六十里地。

沿著海岸線行船的話更近些。

下船時,羅橫直接把船上為首的幾個船組頭與武士,都封了穴道。

又鎖上底艙的艙蓋。

把一眾櫓眾水手,全給關在船裡。

接下來,還用得上這群人送自己去京都呢。

中通島至京都,可是有一千多里的水路。

沒有船的話,還真不方便。

五島領主的勢力,比起平戶藩還弱了一籌。

如眠狂四郎那樣的上忍宗師,整個東瀛明面上也只有三個。

更不可能在這裡遇上。

衝入宇久盛定的府邸,砍瓜切菜。

在眾多武士的護衛之下,取走宇久家主的人頭,對羅橫來說,比探囊取物難不了多少。

辦完事,回到船上,解開船組頭的穴道。

讓其開船往京都進發。

前後攏共不過小半個時辰。

對羅橫來說,這點運動量,連熱身都算不上!

船組頭卻是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違逆。

催促著底艙的櫓眾,恨不得把船槳舞出殘影來。

安宅船在水上一路疾航。

都盼著早一點兒把這個煞星送上岸……

轉眼已入冬季。

雖未落雪,海風卻夾著寒意。

羅橫依然習慣性的,斜倚在船頭上。

只把船組頭召在身邊,有一句沒一句的與對方對照著東瀛語與大明官話的翻譯發音。

開始學習一些日常對話。

這段時間數番惡戰,加上船上提供的食物,還是提前備好的醬油飯糰。

最多加上一塊鹹魚。

著實令羅橫有些倒胃口。

偶爾自己動手,從海里抓上來一兩條新鮮的海魚。

船上的廚師,也只會做生魚膾。

起初吃的時候,倒是有幾分鮮美。

連著三兩頓,也就是厭了。

主要還是隻有醬油,芥末味兒又太沖,羅橫吃不慣。

此刻,他便在想念火鍋。

新鮮的魚片放到滾燙的鍋子裡涮一涮,該是怎樣的享受……

回想起來,自覺醒記憶之後。

除了在京城陪著小師姐待產那幾個月。

自己便一直沒有閒暇的時候。

奔波不定的,比後世當牛馬還忙。

如今好歹已經突破先天,當世能與自己真正過上幾招的,已經找不出幾個。

或許……也該停下來,好好歇歇了。

在華山,陪陪師姐。

也陪陪嶽昭武。

這個念頭一起,羅橫思鄉之情更甚。

儘快把東瀛這便的事情結束掉吧!

說起來,東瀛這航海技術真的不行。

俠客島上使用的那種三桅帆船,順風的話,一千五百里海路。

最多十天左右,便可抵達。

而這種安宅船,全靠櫓眾搖槳與小帆鼓風。

由於這種安宅船沒有龍骨結構,全依賴木片拼裝。

抗風浪能力極差,還只能沿著海島鏈走。

足足飄了快一個月,才從九州北岸,進入瀨戶內海。

好在至大阪灣後,便要登岸轉陸路。

這些天跟著船組頭學習東瀛語。

上岸的時候,羅橫終究還是沒有下手殺人。

只能說,人性這東西,真的是複雜的。

自忖在東瀛,可以做到殺人不眨眼的羅橫。

在這一個多月的相處中,還是心軟了!

在跪了一甲板的船員目送下,飄身上岸。

目標——京都!

此時,平戶島上的訊息,早已經傳遍了東瀛。

京都武道界,無異於是颳了一場十二級的颱風。

眼瞅著春節將至。

本來該準備慶典的上層貴族,早沒有熱鬧的心思。

很多膽小的官員與武士,已經謀畫著,是不是找個偏僻的鄉下地方躲一躲了。

京都,又稱平安京。

自數百年前,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後,一直都是東瀛首都。

數十年前,因戰亂嚴重損毀過一次。

當時的天皇與幕府,曾短暫遷離。

京都城幾近荒廢。

此時,京都名義上的統治者,乃是後奈良天皇。

但其只有象徵意義,並無實權。

實際掌權者,還是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晴。

只是經過了上百年的戰火紛亂。

幕府的權威也已經嚴重衰落,已無力約束地方。

天皇也就是個形同虛設的名頭。

地方上大內氏、細川氏等爭奪領土,武士階層下克上的現象頻發。

各地家臣弒主,大名混戰正在成為常態。

對外與大明的貿易,又壟斷在平戶藩,五島藩,九州大友藩的手中。

此時的東瀛,割據之勢已經形成。

正處在從幕府統治,向戰國時期轉折點。

這一年,京都還有件大事發生。

三河國大名松平清康,也就是後來那位大名鼎鼎的德川家康的祖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