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京都朝見天皇途中,被家臣阿部正豐暗殺。
導致松平家內亂,整個東瀛東海地區,陷入權力爭奪的真空期。
這也就是為何羅橫在平戶區接連殺了數名領主。
也只有五島藩那樣,關係到切身安危的大名,才調集人手,準備圍剿羅橫。
卻沒有其他大名,聯合派遣高手參與的真正原因。
一大清早,便有群平民圍攏在城門前。
高高張貼的告示邊,兩名武士正扯著嗓門,大聲宣讀著上面的內容。
“大明魔神……華山弟子……玉面閻羅……殺平戶藩將軍松浦隆信,大友氏前家督大友義鑑,刺殺五島列島將軍宇久盛定……殘骸武士平民高達數百人……還毀損火炮數架,殺火槍手一隊……足利義晴將軍有令,懸賞黃金五千兩……”
“這……大明來的魔神也太恐怖了!”
“就是,居然殺了這麼多人,連火炮都打不死?火槍隊都能殺……”
“大名都死了好幾個,這五千兩銀子,怕是沒命拿哦……”
“唉,這個大明魔神,了不得!”
議論聲四起。
鬧鬧轟轟。
卻無人留意。
一道穿著絲綢武士服,頭上戴著頂竹笠的身影。
在人群后方駐足,饒有興趣的聽完武士宣讀的內容。
嘴角浮起一絲笑意。
一隊武士經過城門,當中還夾著一座頂上穿著竹竿,前後兩人抬著的矮轎。
造型頗有些像是小一號的棺材。
就這大小,身高超過一米五,坐進去都得貓著腰。
大概也是因為東瀛有跪坐文化,加上此地多山路,東瀛又沒有大明那種方便的官道。
這種小型轎子,便於在狹窄的山道上通行。
所以才形成這種雞籠式的矮轎。
不過在東瀛,這東西也不叫轎子。
而是稱:駕籠。
倒也是名副其實的形象。
“這又是哪家大名出城了?”
人群中,有好事者悄聲議論著。
“這幾天,城裡的老爺們,都快跑光了。看這樣子,又是哪家的老爺,擔心那位大明魔神來京都,所以提前避禍吧。”
“要我說,整個東瀛的老爺全跑光才好呢,到時候田租都不用上繳了。”
“你想得倒是美,老爺們走了,收租的管事還在城裡,該繳的錢,半點也不能少。”
“聽說了嘛?三大上忍中,伊賀派的百地三太夫大人,與風魔軍的風魔小太郎,最近都已經來了京都……”
“怎麼回事?連幻劍宗師都死在了那魔神手裡,這二位莫非是來替狂四郎報仇的?”
“報什麼仇啊?也沒聽說那三位宗師有什麼交情。可能是為了賞金來的吧。”
人群裡,有武士聊起了最近武道界的傳言。
“放你孃的什麼屁?到了那等宗師,誰會在意五千兩的賞金?
“無論是伊賀派還是風魔軍,都不是缺錢的主。”
有人聽到這二位的名頭,瞪大雙眼吃驚的說著。
“或許是為了戰勝大明魔神的名頭來的,那等宗師的想法,又豈是我們能猜透的。”
議論聲繼續著。
羅橫再沒有理會,邁步往城內而去。
“三大上忍,兩大宗師麼?希望能有點兒意思吧。”
經過這段時間的幾場戰鬥殺戮。
羅橫又積攢了不少武道值。
如今的屬性又有了提升。
『宿主——羅橫:武林宗師(二品)。
技能——金剛不壞神功(總綱):融會貫通(3%)。
技能——太玄經(總綱):初窺門徑(0%)。
天賦:血煞之威。』
受過一次傷,金剛不壞神功對身體的恢復力更有優勢。
從駕輕就熟提升至融會貫通。
太玄經也從粗通皮毛,提升至了初窺門徑。
下一步,便是繼續提升金剛不壞神功。
至今,羅橫的技能等級,最高也只到過爐火純青。
他還想試一試,當一項技能,提升至登峰造極,甚至最高階的天人合一,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兩大總綱級的技能,都有了提升。
戰鬥力比起兩個月前,在平戶島時。
至少翻了一倍不止。
就算是兩大宗師又能如何?
羅橫心底不僅沒有害怕,反而隱隱生出股子期待。
“一戰殺了東瀛僅剩的兩大宗師,對於東瀛武道界傳承的打擊,應該夠力度了吧!
“或許這一戰之後,就可以動身回大明瞭。”
這一刻,羅橫倒是真的希望流言不虛。
那什麼百地三太夫與風魔小太郎。
真的來到了京都。
也省得再多耽誤時間。
先天宗師,抱元守丹。
雖然可以大大延緩人身衰老,氣血枯竭的速度。
但是,人體終是凡胎。
想要維繫頂峰的戰力,還是得不時服用天材地寶,補充平日裡修行的消耗。
東瀛地小物薄。
遠沒有中原物產豐饒。
加上在此地又沒有根基,想要尋到那種可以為宗師所用的天材地寶也是艱難。
更何況,自從俠客島一行。
學會了數十門武學技能,補充入總綱內。
羅橫也算是摸索出另一條進階之路。
東瀛地小物薄,哪裡比得上大明武林?
回到大明之後,便要廣集百家之長。
最好是能找機會入大內武庫,一睹皇家收藏的典籍。
說不定就能觸類旁通。
將金剛不壞神功與太玄經徹底結合。
創出一門最適合自己的絕學。
到了羅橫這一步,可以說是已經到了從前武林所能見的頂峰。
張三丰與羅摩那等傳說中的武林神話。
時間隔得太久,只能從故紙堆裡尋摸當年這兩位的痕跡。
具體如何,無從參考。
也只能自己默默摸索了!
目前來說,羅橫倒是隱隱有所感悟。
將太玄經的等級提升上前,體內的內勁可以進一步精煉。
或許能以質變引起量變,練出傳說中的先天罡氣。
只是目前為止。
他正面接觸的先天宗師,也只有眠狂四郎一個。
那傢伙也是個野路子。
全靠天資根骨與時間磨進了先天。
幾十年練一手幻劍訣。
雖抱丹十年,卻沒有練出先天罡氣。
對羅橫來說,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冬日的夜晚來得早。
方在酉時初,天色便已經擦黑。
此時又一場寒雨落下,街上行人匆匆散去。
整個京都城,陷入一種詭異的寂靜中。
以羅橫先天宗師的五感,可以清晰的聽到,街道兩旁建築中,人們的對話聲。
偏偏目光所至,不見半點兒人影。
便是連店鋪門前,懸掛的燈籠也不多。
大約是這時節,東瀛的建築多以木質為主。
城內有些規矩,平民不允許點燈的緣故。
而遠處那些帶有院落的府邸。
卻是燈火通明。
還能聽到絲竹與歌妓調笑作樂的聲音。
這才是真正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世道!
羅橫步伐不緊不慢,噠噠街上。
呼吸平穩而綿長。
體內兩大絕學神功,內勁生生不息。
體表周圍,一股無形氣勁發出奇異的震盪。
落在身上的雨滴,順著氣流旋轉,飛濺散落。
形成一道詭異的現象。
細雨中。
身邊便似多了一層細密的霧氣。
倘若有人貼近了觀察,便會發現。
羅橫在雨中走了這麼久,身上那套絲綢衣服,竟還是乾爽清淨。
連半點兒溼跡也無。
且腳下被雨水打溼,又經過行人踩踏,泥濘不堪的街面上。
卻沒有半點兒汙泥沾到他的鞋底。
甚至,連羅橫走過的街面上,也沒有留下半點兒腳印!
彷彿那一米八的壯碩身軀,沒有半分重量似的。
隨著羅橫的前進,東瀛人眼中的聖地,天皇所居的大內裡——也就是東瀛人的皇宮。
終於出現在眼前。
看著面前紅漆斑駁的大門。
羅橫眉頭微皺。
差點兒以為自己找錯了地方。
堂堂一國君主,世襲天皇所居的大內裡。
居然破成這鳥樣?
連自己在京城景山腳下,購買的那座小院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