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激動得渾身一顫,他夢寐以求的一切,在這一刻盡數實現!
他連忙再次跪倒,激動得語無倫次:“臣……臣呂布,何德何能,敢受陛下如此天恩!”
“臣女能侍奉君側,乃是呂家八輩子修來的福分!”
“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溫侯請起。”
劉協虛扶一下,轉向滿朝文武時,將自己昨晚擬好的詔書拿出,遞給黃門侍郎:“宣詔!”
黃門侍郎鍾繇手持詔書出列,清朗的聲音迴盪在大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郎將蔡邕,乃當世大儒,德高望重,前因感懷而嘆,情有可原,罪不至死。著,即刻赦免其無罪,官復原職。”
老臣堆裡突然傳來啜泣聲。
只見議郎楊贊以袖掩面,他是蔡邕門生,此刻激動得不能自已。
幾個清流文官也紛紛頷首,明白陛下這是要收天下士子之心啊。
鍾繇不動聲色地繼續宣讀:“凡董卓舊部,西涼將士,若肯歸降朝廷,放下兵戈,無論過往罪責大小,朕一概赦免,並依其才幹,量才錄用,使其為國效力!”
“以天子詔書,封李傕為鎮西將軍,郭汜為安西將軍,命其即刻率部離開關中,分別前往涼州、幷州邊境駐防,抵禦外辱,為國戍邊。”
當唸到赦免西涼軍時,武官佇列明顯騷動。
偏將軍徐晃忍不住與校尉張遼對視一眼,兩人俱看到對方眼中的如釋重負。
他們這些降將最怕秋後算賬。
“大將軍呂布,總領關中諸軍,負責整編西涼降兵,操練兵馬,以備不虞。”
“另,朕以國舅董承為監軍,隨侍大將軍左右,參贊軍機。”
聽到董承監軍時,呂布臉上笑容僵了一瞬,心知這是陛下要制衡他的手段。
但眼下他已經得到更大的權利,自然不會因此而反對,而是重重叩首道:“臣請董國舅明日便來軍中!正好與臣共商整編西涼降卒之事!”
劉協滿意地點頭,卻見九卿之一的太僕魯旭出列:“老臣斗膽,陛下如此大赦,是否……”
魯旭作為反董卓計程車族代表,跟王允一樣,是不願意赦免西涼軍閥的。
尤其是李傕、郭汜等殘暴勢力。
“太僕。”
劉協突然提高聲調,道:“朕記得《尚書》有云'殲厥渠魁,脅從罔治',可是?“
殿中群臣聞言,皆是一怔。
魯旭蒼眉微皺,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聖明,確有此言。”
劉協目光灼灼,繼續道:“既如此,朕今日所赦,乃是被董卓、李傕裹挾的尋常將士,而非首惡。若一概誅戮,豈非逼他們狗急跳牆?太僕乃國之重臣,當知恩威並施之理。”
魯旭沉默良久,終是長嘆一聲:“陛下仁德,老臣……無話可說。”
此時,議郎楊贊出列,朗聲道:“陛下此舉,上合天心,下順民意。西涼軍卒亦是大漢子民,若能歸順朝廷,正可彰顯陛下寬厚之德!”
劉協微微頷首,目光掃過殿中眾臣,見無人再反對,便起身道:“退朝。”
……
退朝的鐘聲悠悠響起,卻像是敲在了棉花上,沒能激起半分慣常的喧鬧。
文武百官們魚貫而出,走在漢白玉鋪就的宮道上,腳步虛浮,神思恍惚。
初夏的陽光明晃晃地照在身上,卻驅不散那自心底升起的、徹骨的寒意。
殿上的血腥氣,似乎還縈繞在鼻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